[发明专利]1,5-二呋喃基戊二烯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杀菌活性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4729.3 | 申请日: | 2008-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9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侯太平;金洪;陶科;刘崑;赵飞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07/46 | 分类号: | C07D307/46;A01N43/08;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4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呋喃 基戊二烯 酮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杀菌 活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1,5-二呋喃基戊二烯酮类化合物的制备,它可应用于细菌或真 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防治。
背景技术
植物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是农业生产的大敌,据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统计每年因植物遭受病害造成的减产平均损失为总产量的10%~15%。 由于防治困难,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例如,2007年中国因植物细菌 或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造成的农业损失达100亿人民币。
为了防治植物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人们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从20 世纪60年代中叶,人类成功开发了对植物病害具有治疗作用的顺式丁烯酰胺类 杀菌剂萎锈灵,尤其是广谱、高效、低毒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苯菌灵、多菌灵 等,标志着人类采用化学武器控制植物病害取得了重大突破,使植物病害化学 防治和杀菌剂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内吸性杀菌剂的出现,激发了 人类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害的积极性。然而它们也存在不同的问题, 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如环氟菌胺内吸活性差,不能被组织较好的吸收;三唑酮 是内吸治疗型杀菌剂,作用机制和作用位点单一,长期频繁的使用,病害已对 其产生了较严重的抗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5,33,233-236];甲氧基丙稀酸酯类杀菌剂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但病 原菌易产生抗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5-二呋喃基戊二烯酮类化合物,它可应用于细 菌或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防治。
本发明是下述结构式(I)的化合物:
其中,
R1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
R2为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
通式为(I)的化合物由各种取代2-乙酰呋喃与取代呋喃丙烯醛在质子性溶 剂如乙醇中通过羟醛缩合反应制得。
式中R1,R2的含义同上。
通式为(I)的化合物对细菌或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
本发明1,5-二呋喃基戊二烯酮类化合物易于合成,成本低,对植物细菌或 植物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结构新颖,在目前已知的对植物病菌和植物 真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的化合物中未见有报道。本发明的设计合成符合环境友好 和绿色化学的要求。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 不应将此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的1,5-二呋喃基戊二烯酮类化合物均来源于四川大学农药与 作物保护研究所,供试植物病原菌来源于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供试农业害虫来自四川大学 农药与作物保护研究所试验田。
实施例1 化合物的制备
将5-甲基乙酰呋喃(10mmol,1.24g)溶解在10ml乙醇中,加入呋喃丙 烯醛(10mmol,1.22g)。在不断搅拌的条件下分多次加入NaOH粉末(1mmol, 0.040g),搅拌均匀。保持反应体系温度在0℃,加入完毕,在室温条件下继 续反应24小时,加入100ml水进行稀释,有黄色固体析出,过滤出固体,洗 涤,红外烘干,用无水乙醇重结晶,即得淡黄色晶体1.58g,产率69.30%。
1H-NMR(400MHz,CDCl3):2.43(3H,s),6.19~6.20(1H,m),6.45~6.49(2H,m), 6.76(1H,d,J=15.2Hz),6.86~6.94(2H,m),7.17(1H,d,J=3.2Hz),7.45(1H,s), 7.53~7.60(1H,m)
实施例2 1,5-二呋喃基戊二烯酮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细菌和真菌的杀菌 活性测定
1供试植物病原菌
1.1供试植物病原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47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