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蓬莪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44707.7 | 申请日: | 2008-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8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 发明(设计)人: | 鄢立;周睿;俸世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鼎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7/00;A01B79/00;A01G25/00;A01M1/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新 |
| 地址: | 611130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莪术 优质 高产 栽培技术 | ||
1、一种蓬莪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选地与整地、种姜准备、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其特征在于:选上一年度没有种过蓬莪术的土壤呈pH中性或微酸性的轮作土地或者粘土,播种前挑选直径20mm以上,长度50mm以上的二头、三头等直根茎或者直径15mm以上、长度70mm以上的大子姜作种姜,按照自然年份的5月20日-5月30日播种,种植密度为株行距0.45-0.50m,每亩株数2700-3300株;播种时在田中挖窝,按株距0.45-0.50m播种,将底肥撒于种姜之间空隙,覆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蓬莪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选地与整地是指选上一年度没有种过蓬莪术的土壤呈pH中性或微酸性的轮作土地或者粘土,或者选择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春季浅翻地20~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蓬莪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田间管理包括除草与培土、追肥和灌溉与排水;
其中:除草与培土是指蓬莪术出苗后,将郁金叶、稻草等覆盖于田间,5月下旬至7月杂草生长旺盛期人工除草2次,追肥与除草同时配合。
追肥是指以包括过磷酸钙、复合肥在内的化学速效肥料为主;施追肥时结合人工除草与培土。
灌溉与排水是指在干旱土壤水分不足土壤表面发白超过5天以上时,应及时在早晨或傍晚灌跑马水;在没有灌溉设施的地块,应在早晨或傍晚用掺少量人畜粪水的水浇淋,使土壤保持湿润;10月后一般不再灌水,保持田间干燥;雨季注意疏通排水沟及时排除田间积水,田间积水不能超过2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蓬莪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虫害防治包括根结线虫病、根腐病、姜弄蝶在内的病虫害防治,采用综合防治为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和物理机械防治法,化学防治法作为最后的措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蓬莪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根结线虫病的农业防治法:①实行轮作,最好与根结线虫不寄生的禾本科作物甘蔗等轮作,与水稻进行水旱轮作更好;不与容易感染根结线虫的根性蔬菜、紫云英、花生、薯类、白术等作物轮作或间套作;②选用无病根茎作种姜;③增施磷钾肥。根结线虫病的生物防治法:①施用淡紫拟青霉(线虫清)防治;②采集具有杀线虫作用的植物鱼腾、烟草、夹竹桃、柑桔等的根或地上部煎水灌窝或捣烂埋于植株旁边。根结线虫病的化学防治法:①5%石灰水灌窝;②播种前1个月每亩用10%克线磷2~4kg处理土壤;③大量发生时沟施98%棉隆每株5~10g。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蓬莪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根腐病的农业防治法:①雨季注意田间排水,保持地内无积水;②与禾本科作物和油菜等作物轮作;③冬季翻晒土地,高垄栽培。根腐病的生物防治法:①5406菌粉或木霉制剂1500~2000倍液灌窝;②用根复特1000倍液灌窝。根腐病的化学防治法:①零星发现病株及时挖出烧毁,病穴用5%石灰水灌窝;②大量发生时用50%退菌特10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倍液灌窝消毒,并每亩用20~25kg石灰粉撒于垄面;③用诱饵防治地老虎和蛴螬等地下害虫。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蓬莪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姜弄蝶农业防治法:①如果生长季节大量发生,则采收后彻底清洁田园,烧毁枯枝落叶,消灭越冬虫卵,减少虫口基数;②人工捕杀虫苞。姜弄蝶的物理防治法:100~150m间距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姜弄蝶的化学防治法:幼虫发生初期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毒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姜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模式为轮作,姜黄与水稻、甘蔗、芋头、蔬菜等作物轮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鼎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鼎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470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