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能动梭控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4553.1 | 申请日: | 200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曾祥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祥炜 |
主分类号: | F16K17/22 | 分类号: | F16K17/22;F16K31/126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忠亮 |
地址: | 610041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动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平衡阀有关,尤其与带指挥器的压力调节阀有关。
背景技术:
已有的带指挥器的压力调节阀,用小阀(指挥器)去控制一个大的隔膜阀启闭,实现对大管道的压力调节。指挥阀是一个由喷咀挡板原理构成的小阀,有下列缺点:
1、整体结构不对称、不平衡的异形结构组合,结构复杂,力学关系复杂、耗能。
2、喷咀挡板机构对精度、灵敏度、介质清洗度要求高,运用环境受限制。
3、指挥器内设直动式膜片、弹簧、体积大,耗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灵敏度高,体积小,制造和维护容易,成本低廉的非能动梭控调节阀。
本发明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非能动梭控调节阀,主阀1的上游端通过管道与三通4的一端连接,管道上有第一截止阀2,三通4分别与主阀1的隔膜腔、梭式指挥阀5的轴向孔连接,梭式指挥阀5的径向孔通过管道与主阀1的下游端连接,管道上有第二截止阀2,主阀1的阀轴11与阀头12动配合,阀头12与阀座13、启闭配合,阀头12与隔膜14连接,与阀盖15构成隔膜腔16,隔膜腔16内有弹簧17位于阀盖与阀头上端之间,梭式指挥阀5的阀体20与阀盖22由螺栓24连接,阀体20内固连有梭套19,梭套19的轴向孔与阀体20的轴向孔连通,轴向孔上有梭阀座27,梭套19上的径向孔通过阀腔28与阀体20的径向孔相通,梭芯18和阀芯23分别与梭套19内的弹簧27的一端连接。
阀芯23穿过阀盖22和梭套19的一端与弹簧27连接。
主阀1的上游端与三通4的连接管道上有过滤器3。
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1、整体性好,对称平衡式,力学关系明晰,结构简单。
2、梭芯强度大、刚度好,能承受高温、高压、强腐蚀、介质和恶劣环境,大功率可靠运行。
3、力学关系明晰,用微小的压差放大后推动主阀启闭。灵敏度高,调节范围宽、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非能动梭控指挥器图。
图2为本发明非能动梭控调节阀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非动梭式指挥器,阀体20与阀盖22由螺栓24连接,阀体内有梭套19,梭芯18在梭套19中滑动,弹簧27使梭芯18保持与梭套19轴向端孔关闭的趋势。阀芯23用于调整弹簧27的推力。阀体20的轴向孔与主阀上腔相连;阀体20的径向孔与主阀下游端相连。
主阀1`内有隔膜14,阀头12与隔膜14相连,沿阀轴11作轴向移动。隔膜腔中弹簧17使阀头12具有向阀座13方向移动关闭的趋势。隔膜腔顶部有通孔。主阀体靠上游法兰和靠下游法兰盘处,均设流体孔与节流元件4相连。以便分别与指挥器相连。指挥器与主阀相连成一个系统。
主阀1靠上游法兰盘孔接管与截止阀2相连,再经过滤器3与节流元件4相连;节流元件4的一个分支与主阀顶通孔相连,另一个分支与指挥器5的轴向孔相连。指挥器5的径向孔与另一截止阀2相连,然后与主阀1靠下游法兰盘孔连接。形成一个闭合的循环调节系统。
调节原理:
本发明是一种压力调节阀,无论上游压力和流量发生多大变化,下游的压力始终保持在一个略低于上游压力的一个相对恒定值。该调节能量取自于管道输送介质自身的能量。调节阀主阀在非能动梭控指挥器不断地平衡上、下游压力差的动态过程中,实现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下游压力相对平衡和稳定。
非能动梭控指挥器原理:
利用经节流调节后的上游压力与下游压力在梭腔抵消后的压力值ΔP经放大后,控制主阀的上下移动实现调节。
当下游压力升高时,ΔP减小,弹簧使梭芯向关闭趋势运行,使主阀向下关闭趋势运行。反之则获得使主阀向上开启的趋势运行。从而实现动态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祥炜,未经曾祥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45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糖键合硅胶固定相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