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沙方格化学固沙植生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4307.6 | 申请日: | 200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卿;李润杰;吴智仁;魏国晋;郜志勇;李添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A01G1/00;C09K17/30 |
代理公司: | 西宁金语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哈庆华 |
地址: | 810001***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格 化学 固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沙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聚氨基甲酸酯(HYCELOH-1A)为主要成分的少量水溶性聚合物和大量水配制形成高效低成本液态固沙材料及其喷涂方法的沙方格化学固沙植生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沙漠化是严重危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当今已经或正在经历着沙漠化过程的地区已遍布世界六大洲,100多个国家,约面积达45608×103KM2,占全球土地面积的35%。其中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已涉及12个省区的212个旗、县,35×106人口,面积达176×103KM2。它已与人口、水资源一起并列为当代世界三大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经联合国和各有关国家10年努力,全球和我国北方地区沙漠化仍分别以每年29×104KM2和1560KM2的速度在扩展。沙漠化作为原非沙漠景观变为沙漠景观的一种环境变化,其演变过程主要受该区气候干湿变化控制:当气候变干时,植被疏萎,风力对砂质地表的地质作用加强,沙漠化便发展;当气候变湿时,地表生草成土过程加强,风的地质作用减弱以至停止,沙漠化发生逆转。因此,气候变化特别是重大的干湿变化,在沙漠化地区都会得到一定的反映。近年来,国内外一些著名科学家,根据人类活动使大气CO2及其他温室效应气体含量的增加提出,到2030年,全球大气平均温度将增高1.5~4.5℃,中纬度夏季干旱的频率可能增加。由于大部分中纬度地区降水可能减少,加上增温后的蒸发加强,更使径流量和土壤水分大幅度减少,旱灾区扩大。位于中纬度的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在这种背景下,沙漠化的发展趋势将会怎样,不能不引起大家极大关注。
因此它已成为脆弱生态系统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从而一直为联合国所重视。如以色列在这块被世人视为地球癌症的荒漠地区,采用高科技,高投入战略,采用稀树草原化(Savannization)、水资源开发利用、太阳能利用、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保护荒漠景观,防治生盐碱化、治沙造林等措施,使荒漠创造出了高产出、高效益的辉煌。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发生大范围的黑风暴以来,对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十分重视,通过几十年的实践,美国积累了一整套的土地管理措施、办法和经验,基本遏止了荒漠化的发展。美国的防治土地退化以及治理风沙危害的措施,基本是因地制宜,具有可操作性,尤其是天然封育、保护当地植被种类等,防旱抗旱的各种现代灌溉措施也具有优势,美国在沙地、荒地、干旱土地管理方面的经验以预防为主,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结合。
中国的荒漠化问题也很严重,包括风力作用、流水侵蚀作用及次生盐渍化在内,初步估计总面积为86.1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8.97%。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带沙质荒漠化面积已达36.9万km2。这些扩大的沙质荒漠化土地主要是在半干旱的草原地带,特别是在农牧交错地区的和草原旱作农垦区。次生盐渍化所形成的荒漠化土地约6.5万km2,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河套平原及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等一些内陆河的下游地带。在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问题也有分布,如:江西红壤及花岗岩丘陵区因水力侵蚀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6.7%。贵州省因水流侵蚀造成的石漠化面积每年以9.1km2的速度增加等等。初步估算全国因水力侵蚀造成的荒漠化土地面积为39.4万km2。
总之,荒漠化的发生过程是人为不合理经济活动与脆弱生态系统之间的不适应过程,是人为活动破坏脆弱生态平衡的结果,使原来非荒漠化的地区出现了类似荒漠景观,导致土地生产力破坏的土地退化。
国内外学者尤其是沙漠科学工作者对全球沙漠化状况、沙漠科学过程、成因、影响与发展趋势都有很多理论研究。我国学者、沙漠科学工作者在中国沙漠形成演化、气候变化与沙漠化研究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董光荣等的“毛乌素沙漠的形成、演变和成因问题”,“我国北方地区现代自然沙漠化过程的可能发展趋势”,“青海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吐鲁番风沙防治与戈壁改造利用”;阎满存、董光荣等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漠演化的初步研究”;何兴东等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植物固沙工程》等,从沙漠形成深化与气候变化和新构造运动的关系、风沙地貌与风沙物理、沙漠化过程、成因、影响与发展趋势、沙漠化防治研究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未经青海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43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酯基双季铵盐织物柔软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双螺杆压缩机的螺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