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暗埋箱涵拉管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4160.0 | 申请日: | 2008-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9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23 |
发明(设计)人: | 方兆昌;顾源兴;李淑海;张志勇;王元满;王中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4 | 分类号: | E21D9/04;F16L1/0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林炜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暗埋箱涵 拉管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施工技术,特别是涉及地下暗埋箱涵拉管的施工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施工地下箱涵一般是采用顶管法施工。作为暗挖法中的顶管法虽然可以避 免明挖中的一些缺点,但其自身也有一些缺点:其一工作井要靠后靠墙提供反力, 并且工作井尺寸要满足管节长度、顶进千斤顶与后靠尺寸之和,工作井尺寸较大, 成本高;其二顶管机头较重,在软土地区易出现机头下沉现象,纠偏较困难;其三 顶管法只适用于顶进钢筋混凝土箱涵和小尺寸钢管。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确 保地下施工安全的,施工方便的地下暗埋箱涵拉管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地下暗埋箱涵拉管施工方法,其 特征在于,施工方法步骤包括:
1)在管涵两端的地下设置工作井,一个出发井,一个接收井;
2)出发井作为掘进机头和箱涵管节的工作井;
3)在接收井接收掘进机头和设置锚固端;
4)沿工程轴线在两工作井间利用水平定向钻进施工技术铺设钢筋棒(或钢索), 钢筋棒(或钢索)一端固定在掘进机头上,另一端固定在接收井的锚固端;
5)在出发井出洞处安装出洞装置和采取出洞措施;
6)在接收井处设置进洞装置和采取进洞措施;
7)利用设置在掘进机头上的钢棒(或钢索)提供拉力,使机头和随后的箱涵管 节沿轴线方向连续拉入土体中;
8)水平箱涵相邻管节采取连接措施,将管节连成一体;
9)继续步骤7)至8)施工,周而复始,直至箱涵拉至接收井,拉进成功。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4)中,自锁装置不间断的匀速拉入。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7)中,在水平箱涵管节拉进过程中,利用预留注浆孔压 注泥浆,以形成泥浆套减阻。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7)中,在机头处提供拉力作为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7)中,在管节后端提供顶力;从而实现拉顶组合的施工 方法。
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9)中对水平箱涵周边环状间隙内减摩泥浆进行转换,压 注水泥浆液固化周边空隙。
进一步的,所述的箱涵管节是钢箱涵管节。
进一步的,所述的箱涵管节是钢筋混凝土箱涵管节。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地下暗埋箱涵拉进施工方法,由于出发井只作为掘进机头和 箱涵管节进入的工作井,其结构尺寸可按标准管节的尺寸灵活布置,可缩小工作井 尺寸,减小占地面积;接收井只接收掘进机头和设置锚固端,其结构尺寸亦较小; 采用水平直线拉管对机头形成直线导向作用,避免机头的下沉和上抬;掘进机头利 用土压平衡工作原理可采用刀盘式土压平衡掘进机头和网格式掘进机头,可有效控 制地面沉降和隆起;箱涵管节可采用钢箱涵和钢筋混凝土箱涵,确保了在地下箱涵 直线非开挖的施工安全,从而实现了地下箱涵直线暗挖施工。本发明并不限于只 采取拉力做为箱涵的进入动力,其也可以采用在机头前端提供拉力,管节后端提供 顶力从而形成拉与顶相结合的施工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暗挖施工前的技术平面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暗挖施工前的技术平面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暗挖施工中的技术平面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暗挖施工中的拉设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 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方法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由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地下暗埋箱涵拉管施工方法,采用 如下步骤:
1)采用钻井法或沉井法在管涵两端的地下设置工作井1、2:
2)沿工程轴线在两工作井1、2间利用水平定向钻施工技术铺设钢筋棒(或钢索) 4,出发井做工作井;即利用水平定向钻机沿水平箱涵通道轴线方向铺设钢筋棒(或 钢索),先将钻机就位,然后施工先导孔,即根据钻进时导向钻头的长度,在钢筋棒 孔位上预先人工开凿孔洞,接下来施工导向孔,进行钻孔回扩,最后是套管回拖, 套管是钢筋棒(或钢索)4的穿越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41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锌矿石的浸出方法
- 下一篇:耐高温抗蠕变铸钢件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