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缝机自动切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42948.8 | 申请日: | 2008-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6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其;毕响应;钱雄峰;高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永其;毕响应;钱雄峰;高志华 |
| 主分类号: | D05B65/00 | 分类号: | D05B65/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 嘉 |
| 地址: | 201500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缝机 自动 切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缝制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包缝机的自动切线装 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服装面料的包缝、包边的缝制加工过程中,都是通过人工操作来切断 布料的线头。这种操作方式不仅存在着工人劳动强度大的缺点,而且极易产生误操 作,同时无法控制切线长短,从而不能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包缝机自动切线装置,该包缝机自 动切线装置能够自动切线,并且能够控制切线长短。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缝机自动切线装置,包缝机包括送布台 以及手轮;包缝机自动切线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第一布料检测装置、手轮检测装 置、电磁切刀、吸风机、显示电路和按键输入电路,中央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布料检 测装置、手轮检测装置、电磁切刀、显示电路和按键输入电路电连接;其中,第一 布料检测装置设置在送布台的进布侧,手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手轮的转动圈数。
上述的包缝机自动切线装置,其中,还包括第二布料检测装置,第二布料检 测装置设置在第一布料检测装置与送布台的出布侧之间,并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上述的包缝机自动切线装置,其中,中央控制器为单片机,第一布料检测装 置与第二布料检测装置均为对射型红外传感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切线工作由装置自动完成,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 度,同时由于可以准确地控制切线长度,提高了线的利用率,从而可大幅提高生产 效率。另外,本发明采用了两组布料检测装置,可以防止送布方向错误时产生误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图2是包缝机的外观示意图;
图3B是布料后端到达本发明第一布料检测装置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手轮检测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包缝机自动切线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1、第一布料检 测装置2、第二布料检测装置3、手轮检测装置4、电磁切刀5、吸风机6、显示电 路7和按键输入电路8,中央控制器1分别与第一布料检测装置2、第二布料检测 装置3、手轮检测装置4、电磁切刀5、吸风机6、显示电路7和按键输入电路8 电连接。较佳的是,中央控制器1为单片机。
图2是包缝机100的外观示意图。包缝机100上设有送布台110、手轮120 以及送布机构130。送布机构130用于固定并传送布料。包缝机100启动后,手轮 120开始旋转,手轮的旋转圈数与布料的移动距离成正比。通常情况下,手轮旋转 一圈,布料移动一个针距的距离。
吸风机6用于平整布料的线头以便于切割,并且还能够将包缝机切下的碎布 料吸进收集器中,保持环境整洁。通过中央控制器1可控制吸风机6的开启和关闭。 然而,在本发明中,也可以使吸风机6的电路与中央控制器1相互独立,即在吸风 机6不与中央控制器1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吸风机自身的电路来控制其开启和关闭。
结合图3A、3B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布料检测装置2设置在送布台110的进布 侧1101,而第二布料检测装置3设置在第一布料检测装置2与送布台110的出布 侧1102之间。在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第一布料检测装置2和第二布料检测装置 3均采用对射型红外传感器。第一布料检测装置2包括红外发射管TA和红外接收 管RA,第二布料检测装置3包括红外发射管TB和红外接收管RB,红外发射管TA、 TB以及红外接收管RA、RB均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布 料检测装置2和第二布料检测装置3也可采用反射型红外传感器,但是其定位精度 不及对射型红外传感器。本发明采用两组布料检测装置,可以对布料送布方向进行 控制。当布料在送布机构130的传送下由第一布料检测装置2向第二布料检测装置 3方向移动时,红外接收管RA首先接收不到红外发射管TA发出的红外信号,而此 时红外接收管RB能够接收到红外发射管TB发出的红外信号,由此可以确定布料刚 进入到第一布料检测装置2的位置,防止布料反向传送时产生误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永其;毕响应;钱雄峰;高志华,未经张永其;毕响应;钱雄峰;高志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29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系统以及控制显示系统的方法
- 下一篇:花样机的中压脚抬压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