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渗透仪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2677.6 | 申请日: | 2008-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58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袁勇;迟洋;柳献;高森;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荷载 作用 混凝土 渗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测试混凝土荷载作用下渗透性的设备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经常处于受荷载作用状态,荷载作用使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破坏,甚至开裂,使渗透性变大,严重影响其耐久性,因此有必要对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渗透性进行研究。
国内用于测定混凝土渗透的仪器多为有损检测仪,无法对试件受荷载作用过程中,渗透性变化进行测试。现有的无损检测的仪器主要为气渗仪,但无法检测小截面的试件渗透性。
目前的混凝土渗透性试验方法主要有水压法、气压法和表面吸水法。水压法主要有渗透深度法、稳定流量法和抗渗标号法。气压法主要为Cembureau法和Torrent法。水压法和Cembureau法都是对混凝土试样进行取芯测试,无法测量在荷载作用下其渗透性能。表面吸水法和Torrent法为无损检测方法,仪器结构相似,但无法测定小截面混凝土试件的渗透性。
因此,研究一种可以测试小截面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渗透性的仪器和测试方法是本领域研究人员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渗透仪,用于测量条形试件受荷载作用时渗透性变化,是一种无损检测仪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渗透仪,其包括密封装置、加压量测装置,密封系统和加压量测系统分别与混凝土试件相连进行测试。
密封装置包括钢膜、橡胶充气膜、螺栓,橡胶充气膜设于混凝土试件预测试位置外围,并在钢膜内部,试件底部设置有底板,钢膜通过螺栓固定于底板 上固定试件。
加压量测装置为气渗加压量测系统,其包括锥形室、密封圈、快速接头、气泵、气压表及管路,密封圈设置在锥形室边缘,气泵通过快速接头与锥形室连通,气体在管路之间由阀门进行控制。
该锥形室设置于混凝土试件上方,在混凝土试件与橡胶充气膜之间的空间内。
该气压表安装于锥形室上部管路,对气体压力进行观测检测。
加压量测装置为水渗加压量测系统,其包括锥形室、密封圈、快速接头、水泵、液压表及管路,密封圈设置在锥形室边缘,水泵通过快速接头与锥形室连通,液体在管路之间由阀门进行控制。
该锥形室设置于混凝土试件上方,在混凝土试件与橡胶充气膜之间的空间内。
该液压表安装于锥形室上部管路,对液体压力进行观测检测。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本发明可用于完成受荷载条件下,长条形混凝土体渗透性的无损检测,且可用于水渗透,气体渗透两种情况,对于气渗试验可以采用加压法或真空法进行试验。同时,本发明易于操作,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A1线的剖面图。
图3为沿图1中B-B1线的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锥形室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气渗加压量测系统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水渗加压量测系统示意图。
附图标号:
1.橡胶充气膜 2.钢膜
3.混凝土试件 4.螺栓
5.底板 6.快速接头
7.锥形室 8.密封圈
9.10.11.15阀门 12.13.14气压表
16液压表 17电动水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渗透仪为混凝土渗透性试验测试仪器,由密封装置和加压量测装置组成,密封装置的作用是对被测试混凝土试件起密封作用,以使液体或者气体按一定路径流过混凝土;加压量测装置是对液体或者气体加压,并量测压力变化的。
密封装置包括钢膜2、橡胶充气膜1、螺栓4,主要对试件起密封作用。
加压量测装置有两套,分别用于气渗测量和水渗测量:
1、气渗加压量测装置:锥形室7、密封圈8、快速接头6、气泵、气压表12、13及管路组成,可以量测不同压力作用下,锥形室内气体压力随时间的变化。
2、水渗加压量测装置:锥形室7、密封圈8、快速接头6、水泵16、液压表15及管路组成,可以量测不同压力作用下,锥形室内水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具体测试步骤
如图5所示气压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26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的底盘
- 下一篇:一种基于地磁熵的匹配区选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