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测鲜带鱼品质变化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42537.9 | 申请日: | 2008-09-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49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 发明(设计)人: | 谢晶;佟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3/12 | 分类号: | G01N33/12;C12Q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测 带鱼 品质 变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测鲜带鱼品质动态变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带鱼是我国最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种之一,其产量多年来一直位居我国海洋捕捞鱼类产 量的首位。带鱼肉嫩体肥、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由于国内外市场对鱼类鲜度 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生鲜鱼流通量变大和流通距离变长,快速评估鲜带鱼鲜度及预测其剩 余货架期显得十分重要。
不同食品腐败的机理各不相同且变质反应非常复杂,但通过对变质机理的研究能找到 预测食品货寿命的方法,食品腐败过程中品质的损失可以通过动力学模型得到很好的反映。
挥发性盐基氮(TVBN)通常作为蛋白性食品新鲜度的化学指标,鱼类等水产品在腐败 过程中,由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和酶的作用,使蛋白质分解而产生胺类及氨等具挥发性的碱 性含氮物质,这些挥发性盐基氮与水产品腐败程度之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因此,测定水 产品中TVBN的含量有助于判定水产品的新鲜度和确定水产品质量。在鲜带鱼的低温贮藏 过程中,其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感官品质会发生变化。通过对生鲜带鱼在 低温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感官变化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建 立鲜带鱼的菌落总数与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随贮藏温度和时间变化的动力学模型,从 而可以对鲜带鱼的品质进行动态评估和监控。
发明内容
一种预测鲜带鱼品质变化的方法,本发明对新鲜带鱼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的菌落总 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感官评价变化进行研究,根据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 值建立鲜带鱼品质变化动力学模型,为动态监测和控制生鲜带鱼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本发明的测定步骤按照以下过程进行:
1)对贮藏在268K、273K、278K、283K、293K条件下的鲜带鱼的菌落总数、挥发性 盐基氮(TVBN),感官品质变化进行测定。
2)确立鲜带鱼的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随贮藏温度变化的动力学模型 型式。模型选择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为佳。
3)建立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变化的动力学模型。
4)品质动力学模型的验证和评价。将鲜带鱼贮藏在特定温度条件下,以鲜带鱼品质变 化的实验值与动力学模型得到的预测值进行比较,计算预测值和实测值的相对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贮藏温度下鲜带鱼菌落总数值变化。
图2为不同贮藏温度下鲜带鱼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变化。
图3为不同贮藏温度下带鱼的感官评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对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 描述的范围。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鲜带鱼购自上海铜川路水产品市场
1.2方案设计
1.2.1原料预处理
选择体型较大,表皮色泽光亮,肉质较硬,无异味的新鲜带鱼为实验原料。将买来的带 鱼放入准备好的碎冰中,用冰水清洗。将清洗后的带鱼去头去尾并且切块,每块约重30g,分 别装入密实袋中,贮藏在268K、273K、278K、283K、293K的条件下用于K值的测定。
1.3菌落总数测定
根据GB/T4789.2—2003操作。
1.4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的测定
利用自动定氮仪(FOSS KEJET2300)测定。
1.4.1样品处理:准确称取绞碎的去骨带鱼肉10g于750ml消化管中。
1.4.2仪器操作条件:设置吸收液为30ml,自动加蒸馏水为50ml,加碱量为0,模式delay,蒸 馏体积。
1.4.3测定:在装有样品的消化管瓶中加入5g氧化镁粉末,迅速放进自动定氮仪上,关上安 全门,仪器自动蒸馏、吸收、滴定和计算,结果以mgN/100g表示。
1.5感官评定
对不同贮藏温度下带鱼的感官质量进行评定,评定标准见表1。感官评定结果主要通过评 定小组成员对样品按评定内容的分类,逐项评分,评分标准为1~10分。
1.6数据分析
应用SAS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表1带鱼感官评定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25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边莲总黄酮有效组分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反渗透膜清洗测试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