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压吸合覆盖物防晒屏热降温的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2210.1 | 申请日: | 2008-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0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施国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国梁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F24J2/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35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压吸合 覆盖 防晒 降温 方法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负压吸合覆盖物防晒屏热降温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幕墙玻璃建筑物气派、视野开阔,但单层玻璃的传热系数为6.21w/(m2·℃),比节 能墙体0.35~0.5w/(m2·℃)大得多,夏季太阳光进入室内的热量可达600w/m2导致制 冷负荷大幅增加。为减少夏季阳光进入可对玻璃刷涂料、贴膜和使用单银或双银反射玻 璃。但这些方法阻热效果不够理想、还影响冬季采光和视觉效果。此外,许多既有构筑 物的非幕墙玻璃墙体以及其它一些物体表面也有防晒屏热降温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负压吸合覆盖物防晒屏热降温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法是:在物体表面包括建筑物天面和外立面或者 外立面玻璃的室内侧及双层玻璃内表面铺设覆盖物;覆盖物包括薄膜光电池、管板吸收 体换热器、与吸收体低热阻连接或一体制造的板式真空薄壁换热器;覆盖物可具有不同 的视觉效果和选择性光谱特性譬如可见光透明但吸收反射红外线紫外线;对于不平滑的 物体表面将其设置成局部平滑或采用闭合平滑的埋合线;覆盖物的边缘及里面制有闭合 平滑的贴合线,贴合线贴合在平滑的物体表面上、贴合在物体表面的平滑部位上或者贴 合在埋合线上有助于使覆盖物与物体表面一起构成一个或多个有缝封闭空间,这些有缝 封闭空间与负压源连通使覆盖物紧贴物体表面上用于阻挡反射太阳光来减少建筑物内增 温;还采用换热降温系统来移去热能。
本发明根据上述方法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用覆盖物和负压源组成 一个负压吸合覆盖物的防晒屏热降温装置铺设于物体表面。物体表面包括建筑物天面和 外立面或者外立面玻璃的室内侧及双层玻璃内表面,也包括光电池的背面。对于不平滑 的物体表面可将其设置成局部平滑或采用闭合平滑的埋合线譬如在粗糙墙面上设置不锈 钢薄板制作的网格状埋合线。覆盖物包括薄膜光电池、管板吸收体换热器、与吸收体低 热阻连接或一体制造的板式真空薄壁换热器;覆盖物可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和选择性光 谱特性譬如可见光透明但吸收反射红外线紫外线;覆盖物各部分透明程度可以不同包括 采用半透明图片;覆盖物可以嵌入加强筋、可以开孔或拼接多孔透气网状物;覆盖物的 边缘及里面可制有闭合平滑的贴合线,贴合线贴合在平滑的物体表面上、贴合在物体表 面的平滑部位上或者贴合在埋合线上有助于使覆盖物与物体表面一起构成一个或多个有 缝封闭空间。这些有缝封闭壁间内部与负压源之间采用排气通道连通使覆盖物紧贴物体 表面用于阻挡反射太阳光来减少建筑物内增温;还采用换热系统或喷淋系统来移去物体 的热能;为保持负压条件下有缝封闭空间内部畅通可在其内表面设置全面贯通的流体通 道、设置均匀分布的泡状物和相抵部分或在其两内表面之间设置衬垫物。覆盖物还可以 与玻璃粘结;透明真空薄壁换热器可与玻璃一体制造;连通负压源的驳接管可安置在覆 盖物或物体表面上。还可采用顺磁和导磁材料制造贴合线埋合线并对顺磁材料制造的零 部件充磁;还可在贴合线和埋合线上制作吸孔并对吸孔分组、各组吸孔通过阀门或限流 器件与负压源连通。负压源的真空度范围在0.99~0.2个大气压之间。可以采用多个负 压源。具体的负压源还包括漩涡气泵和利用交变磁场中的磁振子驱动的微型隔膜式气泵。
在上述基础上,还可采用一个或一个以上与可卷曲覆盖物的内边连接并可收卷和展 开覆盖物的收卷筒。还可采用一个与可卷曲覆盖物的内边连接的可移动收卷筒并将可卷 曲覆盖物的外边固定连接,用两根牵引索传动连接收卷筒两端的两个滑轮,通过在物体 表面上滚动来收卷或展开覆盖物。
还可采用与光电池背面低热阻连接的换热器覆盖物对光电池降温提高光发电效率。 还可在覆盖物表面印制图案色彩文字,用于广告或掩饰。本发明负压吸合覆盖物的防晒 屏热降温装置还可用于覆盖构筑物防止减少雨水淋湿渗透构筑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国梁,未经施国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2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