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影像与音频数据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2014.4 | 申请日: | 200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6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成都宇达电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62 | 分类号: | H04N5/262;H04N5/278;G09G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6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电子 装置 及其 影像 音频 数据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影像与音频数据合成方法,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在可携式装置上方便于影像上标注文字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们旅游并且拍照,用图片记载着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人们出门旅行并沿途纪录当地风景之后,很有可能希望在照片上附加拍摄地点等信息。此外,当人们取得一张图片时,例如新闻图片、艺术照片、或医疗用的X-光片,也需要在图片上加注适当的说明。而目前在实体图片上加注说明的方式,往往是在实体图片之上或背面,以书写的方式为之。在电子图片上加注说明的方式,则往往必须透过触控板、键盘输入等手动方式为之。
此外,一般人使用手机等通讯装置与其它人进行沟通时,是通过通话者传送音频数据的方式给接收者来进行通话。而有时候通话传送的音频数据内容为简单的数字和文字信息,如电话号码、识别号码、密码、及地址等信息。而目前使用的通讯装置,对于上述的音频数据并无法有效的加以记录,而使得通话者及接收者必须使用纸笔的方式记录上述的信息。若通话者及接收者忘记携带纸笔时,将无法纪录上述的信息,使得目前使用的通讯装置实用性大打折扣。
为此,目前市面上有业者提供可录制音频的通讯装置,提供使用录制上述的数字和文字信息,但受限于通讯装置内建储存内存或硬盘容量的大小,无法进行长时间的录制,导致此可录制音频的通讯装置于实用上受到限制。因此,若将上述的口述内容辨识技术引入通讯装置,应可大幅提升储存内存或硬盘容量的使用效率。
有鉴于现有技朮的各项问题,为了能够兼顾解决之,本发明人基于多年研究开发与诸多实务经验,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影像与音频数据合成方法,以作为改善上述缺点的实现方式与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影像与音频数据合成方法,其利用语音内容辨识技术的方式来为电子图片加注说明,以提高操作便利性。
根据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含一储存单元、一操作接口、一辨识单元以及一处理单元。储存单元用以储存至少一影像数据及至少一音频数据,操作接口用以对上述影像数据及音频数据进行选择;辨识单元用以将所选的音频数据转换成一文字信息,处理单元用以合成上述文字信息及所选的影像数据以产生一合成影像。
此外,本发明更提出一种影像与音频数据合成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首先透过一影像获取单元自外部获取一影像数据。然后,透过一麦克风自外部接收一声音。然后,利用一录音单元将此声音转换为一音频数据。之后,再将前述音频数据转换为一文字信息。最后,合成文字信息于影像数据之中以产生一合成影像。
此外,本发明再提出一种影像与音频数据合成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骤,首先,自一储存单元中取得一所选影像。然后,透过一无线通讯单元自外部接收一无线信号。然后,利用一录音单元将上述无线信号转换为一音频数据。然后,利用一操作接口自上述音频数据中获取一音频片段。然后,将上述音频片段转换为一文字信息。最后,合成上述文字信息与上述所选图片以产生一合成影像。
与现有技朮相比较,依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影像与音频数据合成方法,可以直接将使用者口述的一段话,转换为文字格式,并附加于一数字影像之上。因此,本发明可通过辨识单元将音频数据转换成文字信息,由于在相同信息量的文字信息与音频数据相比较下,文字信息所需的储存空间远小于音频数据所需的储存空间,因此,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亦可储存更多信息量。此外,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亦可透过口述的方式,为一段影像附加旁白或字幕,进而达到快速编辑一数字影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方块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合成影像的范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合成影像的另一范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影像与音频数据合成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以及
图6是本发明的影像与音频数据合成方法的另一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影像与音频数据合成方法,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成都宇达电通有限公司,未经环达电脑(上海)有限公司;成都宇达电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20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