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通讯装置及声音切换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1756.5 | 申请日: | 2008-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1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尹明;郑伯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60;H04Q7/32;H01L3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114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讯 装置 声音 切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讯装置及声音切换方法,特别是一种可提高移动通讯装置的通话效率的移动通讯装置及声音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技术的进步,目前的手机、PDA等可携式通讯设备的功能愈趋多元化,以增加市场的竞争力。举例来说,时下的手机大部份已同时具有听筒及扩音器,使用者可以选择性地通过听筒或扩音器去接听来电。
然而,目前的手机在通话时都要手动去选择用听筒听电话还是用扩音器听电话,这很不方便。例如,在某些手忙脚乱的情况下来不及调成用扩音器听并且没办法将手机尽可能靠近耳朵时,使用者会听不清楚而可能漏掉某些重要的讯息。此外,也经常可以看见有人歪着头并且用头部和肩膀夹着手机听电话,而两手却在忙其它事情。另外,在耳朵离手机足够近时如果用扩音器听会比较费电,因为扩音器的功率比听筒大很多。
在现代的社会中,讯息的接收很重要,消费者并不希望手机没有即时由听筒切换成扩音器,因为没有听清楚以致讯息遗漏;但消费者也不希望手机经常使用扩音器以致耗电过快,造成电力不足而没办法打电话。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通讯装置及声音切换方法,以提高移动通讯装置的通话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为一种移动通讯装置,包含:
受话器;
扬声器;
光电感测组件,上述光电感测组件用以感测环境状态并产生相对应的光侦测信号;
控制单元,耦接至受话器、扬声器以及光电感测组件,控制单元接收光侦测信号并根据光侦测信号选择性地经由受话器或扬声器输出音频信号;
时间侦测单元,耦接至光电感测组件及控制单元,以侦测切换时间,控制单元根据切换时间选择性地输出音频信号;以及
输入单元,耦接至控制单元并用以传送操作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操作信号启动/关闭光电感测组件。
上述的移动通讯装置中,光电感测组件用以感测环境光线。
上述的移动通讯装置中,光电感测组件用以感测红外线。
上述光电感测组件是光电二极管或红外线传感器。
上述光电感测组件设置于受话器附近。
一种声音切换方法,适用于上述移动通讯装置,上述移动通讯装置包含受话器及扬声器,声音切换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感测环境状态并产生相对应的光侦测信号;以及
(b)根据光侦测信号,选择性地经由受话器或扬声器输出音频信号。
在步骤(a)之前,方法还包含下列步骤:
(c)产生操作信号以启动感测机制。
步骤(c)通过移动通讯装置的输入单元产生操作信号。
步骤(b)进一步包含下列步骤:
(b1)侦测切换时间;以及
(b2)将切换时间与预设时间比较后,选择性地输出音频信号。
步骤(a)还包括感测环境光线。
步骤(a)还包括感测红外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移动通讯装置及声音切换方法,可以藉由感测使用者在接听电话时的接听状态,自动地在扩音器及听筒的间切换发声路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更为人性化的通话设计,提高了移动通讯装置的通话效率。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移动通讯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1-B是本发明移动通讯装置的延伸功能方块图。
图2是本发明移动通讯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声音切换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B是本发明声音切换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移动通讯装置 10:接收单元
12:受话器 14:扬声器
16:控制单元 18:光电感测组件
20:输入单元 22:时间侦测单元
24:壳体
S100~S104:流程步骤 S1040~S1044:流程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A及图2。图1-A是本发明移动通讯装置的功能方块图。图2是本发明移动通讯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的移动通讯装置1可以是手机、PDA手机及智能型手机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17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