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锚固力可控的锚固件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1704.8 | 申请日: | 2008-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9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全林;宋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全林;宋伟民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5/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固 可控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中对软弱岩土加固和支护的一种锚固技术,尤其是主动加固和支护过程对锚固力控制要求较高的领域
二、背景技术
在软弱岩土层中构建地下设施,由于岩土体的松散破碎,使得他的强度很低和自稳性很差,需对构筑物周边的软弱岩土层加固与支护。目前常用的主动支护方法有:注浆加固、锚杆加固、挂网喷射混凝土加固、水泥土搅拌加固等。这种主动加固和支护由于能充分发挥岩土的自承能力,可以节约大量支护材料而被人们所青睐。但由于软弱岩土体与锚体的粘结力难以确定,且无法控制,常常限制了他们的应用范围,因此,在岩土工程的加固与支护技术中急需一种能控制锚固力的锚固体,来实现对软弱岩土体的加固和支护,既达到加固效果又可控制其锚固力。
三、发明内容
通过专用机具,将一种可控制锚固力的筋材(钢筋、钢绞线、型钢、钢丝绳)和专门的锚固件插入到岩土与水泥浆混合体中,达到设计所要求的锚固力。
本发明专利的具体内容如下:
1、锚固力控制方法
在软弱、破碎岩、土体中,为提高他的整体性和强度,通过加入专门设计的锚固件,可以获得设计的锚固力。为确保锚固效果,需要有效地控制其锚固力。我们通过改变锚锭板的形式、尺寸(直径D)(如图2)、锚锭板与锚筋的连接方式、锚筋的数量(如图1)、锚固控制套管的材料、尺寸(长度L和厚度)和锁紧力及锚筋的数量来实现,并取得了实验室的大量测试数据和工程的成功应用实例。
2、锚固件的组成及相应结构形式
锚固力可控的锚固件结构是由锚筋、锚锭板、可冷压控制锚固力的锚套管组成。如图1所示。
四、附图说明(正文内容)
图1锚固力可控的锚固件的分解与组装效果图
1—控制锚固力套管;2—锚锭板;3—锚筋;4—锚锁垫板;5—锚固锁具;6—锚锁扣。
图2锚锭板的结构型式
(A)-联接一根锚筋的圆形板;(B)-联接二根锚筋的圆形板;(C)-联接三根锚筋的圆形板;(D)-联接四根锚筋的圆形板;(E)-联接三根锚筋的三角形板;7—锚筋插入的导向孔;8—联接锚筋的孔。F-联接一根锚筋的方形板;G-联接二根锚筋的方形板;H-联接三根锚筋的方形板;I-联接四根锚筋的方形板;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一)、锚固件的组成及材料:
(1)控制锚固力套管,采用无缝厚壁钢管制成,其长度、直径和厚度按需要的锚固力改变,材料为45号以上无缝钢管或16Mn钢管;
(2)锚锭板,采用钢板制成,其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改变其直径和厚度实现锚固力的变化,材料为Q235;厚度为8-25mm,圆形的直径或多边形的边长为100-180mm;
(3)锚筋,由钢绞线、钢丝绳、钢筋或钢管制成,钢绞线主要是1860级冷拔钢丝,钢筋主要为HPB335Q钢筋,钢管为厚壁无缝钢管;
(4)锚锁垫板,采用钢板制成,其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厚度为10-20mm,直径或(5)锚固锁具。
(二)、控制锚固力套管与锚筋连接方法
(1)锚锭板加工,锚锭板上的锚筋孔按需连接的锚筋数量确定,钻孔直径=锚筋体直径+2,在连接2根以上锚筋的锚锭板上,其中部需钻一个施工导向孔,直径为50-80nm;
(2)将锚筋穿过锚锭板,套上控制锚固力的套管,套管的外直径=穿锚筋的钻孔直径+12;按需要的锚固力,选择套管的长度、材料、壁厚和挤压力,将控制锚固力的套管与锚筋通过压力可控的机具冷挤压在一起;
(3)锚固力的检测;对每一个成型的锚固力可控制的锚筋,需作锚固力抽检,抽检比例为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全林;宋伟民,未经刘全林;宋伟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17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土板幕墙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合成革用水性PU高光滑蜡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