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质发泡电气石紫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41318.9 | 申请日: | 200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8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唐家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实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070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电气石 紫砂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材料,特别涉及一种轻质发泡电气石紫砂材料及其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紫砂制品,又称“紫砂器”、“紫砂陶”或“紫砂”,由特殊陶土制成。紫 砂是一种铁质粘土质粉砂岩,内含水云母、高岭土、石英、云母屑、铁质等矿物成 份;主要化学成分有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锰、氧化钾、 氧化钠等;颜色有紫、绿、红、黄、黑等色;统称紫砂泥。紫砂是数亿年前地球内 部经物理化学反应后形成的矿岩石,一般在地表几十米以下。紫砂独特的化学组成、 矿物组成、颗粒组成,使其具备了特殊的可塑性和透气性。紫砂泥生坯强度高,干 燥后收缩小;手感滋润不粘手,是生产各种器物造型和高难度产品的理想材料。紫 砂可单独烧制成器,紫砂中含铁、硅量较高,又含有一定量的砂粒,烧制后多呈紫 红色,故称“紫砂”。紫砂泥经烧制后形成了残留石英、云母残骸,莫来石、赤铁 矿、双重气孔等物相,其结晶多而玻璃相少,使紫砂制品具有冷热均衡不易炸裂、 透气性好等优点,泡得出好茶,具有优异的工艺与实用双重功能。
中国紫砂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用紫砂做成的紫砂壶泡茶,隔夜仍有香气,茶 叶不馊,千余年来是人们公认的最好茶具。世界上紫砂只有在中国的苏南宜兴地区 出产,量少而贵。自明清后,宜兴紫砂艺人不断制作开发,加上上海、台湾等专家 对紫砂的研究,紫砂产品越来越多,功能也越发显现,每年可产生数十亿元的产值, 深受全世界人们的喜爱。
电气石(Tourmaline)是一个具附加阴离子、络阴离子或水的具[Si6O18]环的 环状基型硅酸盐矿物族,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又分为四类:1、镁铁锂电气石 (Dravite-schorl-elbaite),其化学组成为Na(MgFeLiAl)3Al6[Si6O18][BO3]3(OH,O,F)4; 2、钠锰电气石(Tsilaisite),其化学组成为NaMn3Al6[Si6O18][BO3]3(OH)4;3、钙镁 电气石(Uvite),其化学组成为CaMg4Al5[Si6O18][BO3]3(OH)4;4、布格电气石 (Buergerite),其化学组成为NaFe3Al6[Si6O18][BO3]3O3F。
电气石是地球矿产中唯一同时具有压电效应和热电效应的一种矿物,微粉状 的电气石存在正极和负极。当外界环境变化,如光照射、温度变化、与水接触等, 其电气性能表现尤为突出。电气石的主要功能为:(1)释放负离子,负离子又称 为“空气的维他命”,具有调整人体离子平衡、使人身心放松、活化细胞、提高自 然治愈力等作用,并能抑制身体的氧化或老化;(2)电解水,电气石在与水接触 时会产生微弱电流,对水产生电分解作用,使水变成口感更佳、对人体健康更为有 益的弱碱性(PH值在7.4左右)水;(3)使水的大分子团变为小分子团,水中的 分子并非单独存在,而是相互结合为水分子团,自来水中的水分子团含13个左右 的水分子,纯水中水分子团含10个左右的水分子,经电气石处理后的水中的水分 子团含6-7个水分子,一般而言,小分子团水对人体更为有益,因此在日本小分子 团水被称为“能量水”;(4)放射远红外线,远红外线能够渗透到身体深层部位, 温暖细胞,促进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顺畅,电气石远红外线放射力将近100%, 数值较其它矿物高;(5)含有多种矿物质,电气石含有多种与人体所需要的矿物 质,与水接触后能在水中释放出钙、镁、铁等矿物质元素,对人体产生非常好的补 充作用。
电气石用途很广,除作为传统的装饰用首饰外,大量使用于半导体工业、医 药、日用化工、纺织、保健品等。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使电气石在陶瓷材料方面又有 不少振奋人心的新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实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实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13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