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芳酰基-4-芳基-2-噻唑胺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0727.7 | 申请日: | 200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8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发明(设计)人: | 邱小龙;秦东光;方凯;刘艳琴;夏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合力惠邦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77/38 | 分类号: | C07D277/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张江高***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芳酰基 芳基 噻唑 制备 方法 及其 中间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和制备方法,具体的涉及N-芳酰基-4-芳基-2-噻唑胺的制备方法、及其中间体和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N-芳酰基-4-芳基-2-噻唑胺是一类具有多方向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例如,van Muijlwijk-Koezen小组,Ijzerman小组和Kim小组都报道这类化合物是腺苷受体A1-A3选择性拮抗剂,具有强的生物活性;Vaillancourt等人4还发现这类化合物同样是人体细胞巨化病毒DNA聚合酶抑制剂;另外,有研究进一步发现这类化合物对乳腺癌细胞具有好的生物活性。
目前,合成N-芳酰基-4-芳基-2-噻唑胺(1)这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基于以下路线(路线1):
(1)对芳基乙酮(化合物2)进行α卤化制备α-卤代芳基乙酮(化合物3)(参考文献:(a)Decreau,R.A.;Collman,J.P.;Yang,Y.;Yan,Y.;Devaraj,N.K.J.Org.Chem.2007,72,2794-2802;(b)Sekimata,K.;Han,S.-Y.;Yoneyama,K.;Takeuchi,Y.;Yoshida,S.;Asami,T.J. Agricultural Food Chemistry 2002,50,3486-3490.);
(2)化合物3和硫脲反应生成4-芳基-2-噻唑胺(化合物4)(参考文献:(a)Dickey et al.J.Org.Chem.1959,24,187-188.(b)Eckenstein et al.Helv.Chim.Acta 1950,33,1353-1360.(c)Katsura,Y.;Tomishi,T.;Inoue,Y.;Sakane,K.;Matsumoto,Y.;Morinaga,C.;Ishikawa,H.;Takasugi,H.J.Med.Chem.2000,43,3315-3321);
(3)最后对化合物4进行芳酰化得到目标产物(参考文献:(a)Reiter et alBioorg.Med.Chem.Lett.2007,17,5447-5454.(b)Jung et al Bioorg.Med.Chem.2004,12,613-624.)。
虽然通过这一反应路线,大量的N-芳酰基-4-芳基-2-噻唑胺(化合物1)可得以合成,但该路线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1)首先,一些多取代芳基乙酮目前还没有实现商业化,因此,该方法对应一些特定的N-芳酰基-4-芳基-2-噻唑胺化合物合成有局限性;(2)对于芳基乙酮原料,当芳基上具有羟基,氨基等活性基团时,需要对它们进行保护后才能实施后续反应;(3)α卤化反应产率不高,且对产物3和未反应完的原料1之间的分离存在困难。
路线1
其中,R11和R12独立的为H、NO2、CO2Me、OH、Cl、Br、I、OMe、Me、F或CF3。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在现有的制备N-芳酰基-4-芳基-2-噻唑胺的方法中,原料没有完全实现商业化、制备某些特定结构的N-芳酰基-4-芳基-2-噻唑胺较困难、原料中芳基的活性基团需要进行保护才能进行后续反应、卤化反应产率低且提纯困难等缺陷,而提供了一种原料易得、制备某些特定结构产物较容易、容易提纯、产率较高的制备N-芳酰基-4-芳基-2-噻唑胺的方法。
本发明的制备N-芳酰基-4-芳基-2-噻唑胺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有机溶剂中,在催化剂和碱的作用下,如式7所示的化合物和如式8所示的化合物进行反应,即可得如式1所示的N-芳酰基-4-芳基-2-噻唑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合力惠邦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合力惠邦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监视系统与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N-羟甲基甘氨酸亚磷酸盐及其制备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