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疲劳损伤与路试等效轿车复合梁式后桥台架试验方法、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40476.2 | 申请日: | 200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5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孙春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疲劳 损伤 等效 轿车 复合 后桥 台架 试验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疲劳损伤与路试等效的轿车复合梁式后桥台架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交变扭转试验
是指为模拟两轮由于路面凹凸不平在垂直方向产生的交替位移所导致的疲劳损伤的而进行的试验;其中,最大和最小试验力采用最大和最小垂向力,在与只有垂向力作用时后桥的疲劳损伤较大的相同区域,采用六分力同时施加时后桥疲劳损伤值,由该值计算得到疲劳循环次数;
2)侧向力试验
是指模拟作用于后轮接地点处的地面作用力对后桥受力特性的影响而进行的试验,最大和最小试验力采用路面对轮胎最大和最小侧向力,在与只有侧向力作用时后桥的疲劳损伤较大的相同区域,采用六分力同时施加时后桥疲劳损伤值,由该值计算得到疲劳循环次数;
据疲劳损伤是由局部的塑变在交变的拉应力作用下而发生的理论,在完成试验1)和试验2)后,复合梁式后桥主体结构具有与路试相同的疲劳损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
1)交变扭转试验
其中,后桥与车架相连的两端安装在一定高度的立柱上进行铰接,后桥与车轮相连的两端与作动筒铰接,作动筒由电液伺服控制的油缸组成,两端铰接;作动筒作上下运动;首先作动筒使得后桥在同一水平面,使缓冲弹簧的位移与自重产生的位移相同,而后左作动筒上行,右作动筒下行;
2)侧向力试验
其中,根据静力等效原理,采用板金件长度与车轮半径相同,将作动筒作用力加在板金件下端,较好地模拟后桥单侧所受的侧向力及力矩;作动筒力由平衡位置开始,作±F单侧kN循环。
3、一种疲劳损伤与路试等效的轿车复合梁式后桥台架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在后桥上确定应变片位置并粘贴;
(2)安装六分力测量轮和后桥垂向位移传感器;
(3)在试车场强化路进行六分力测量和应变及位移测量;
(3)建立精确的CAE模型:将实测的六分力施加于后桥得到后桥的应力分布与应变实测值比较,差别应小于5%;
(4)将后桥在试车场强化路实测的六分力与时间曲线施加于后桥的CAE模型进行疲劳分析,得到后桥发生疲劳破坏时的部位和强化路的里程;有条件时可与道路模拟试验结果和试车场实际里程进行比较;如后桥不发生疲劳破坏,计算额定里程时相应的损伤;
(5)交变扭转试验最大和最小试验力采用试车场实测最大和最小垂向力/对应垂向位移,施加于后桥的CAE模型进行疲劳分析,得到后桥发生疲劳破坏时的部位和次数,不发生疲劳破坏时,在只有垂向力作用时后桥的疲劳损伤较大的相同区域,采用六分力同时施加时额定里程后桥疲劳损伤值,由该值计算得到疲劳循环次数;一般当CAE模型较精确时与实际台架试验结果会相符;
(6)侧向力试验最大和最小试验力采用路面对轮胎最大和最小侧向力,施加于后桥的CAE模型进行疲劳分析,得到后桥发生疲劳破坏时的部位和次数,不发生疲劳破坏时,在只有侧向力作用时后桥的疲劳损伤较大的相同区域,采用六分力同时施加时后桥疲劳损伤值,由该值计算得到疲劳循环次数;当CAE模型较精确时一般与实际台架试验结果会相符。
4、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试验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在量产时以所述方法来对轿车复合梁式后桥的质量进行检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404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