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保温用橡胶粉水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39599.4 | 申请日: | 2008-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2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 发明(设计)人: | 孙振平;陈柯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22;C04B24/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保温 橡胶 水泥砂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保温用橡胶粉水泥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废旧轮胎的合理处置成为极受社会关注的一大环境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一年我国汽车轮胎的废弃量就超过1亿条,而在这些废旧轮胎中,只有50%左右得到了合理的回收和利用。废旧轮胎的出现不仅严重污染了我们生活的环境,而且也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如果堆积在一起还极易引起火灾,其不完全燃烧会放出碳氢化合物和有毒气体,火焰也很难扑灭。
当前政府提出了建筑工程的节能号召,原有建筑工程中用于保温功能的聚氨脂等原料来源于石油,而将废旧轮胎机械粉碎后,取代砂来制备水泥砂浆,使得这种水泥砂浆具有轻质,保温等独特的优点,不仅能满足当前建筑工程对保温的要求,而且处理掉大量的废旧轮胎,起到利废为宝的作用。都来源于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关于这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掺加由废旧轮胎粉碎后形成橡胶粉的建筑保温用橡胶粉水泥砂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建筑保温用橡胶粉水泥砂浆,由水泥、减水剂、引气剂、橡胶粉、砂、乳胶粉、纤维素醚、水组成,各组分按重量配比为:
水泥 100
减水剂 0-5
引气剂 0-1
橡胶粉 100-400
砂 0-100
乳胶粉 0-1
纤维素醚 0-1
水 20-60。
各组分较佳的重量比为:
水泥 100
减水剂 0.5-1.5
引气剂 0.01-0.09
橡胶粉 200-400
砂 1-50
乳胶粉 0.1-0.9
纤维素醚 0.02-0.2
水 30-50。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按各组分重量比例称量各组分,先将水泥、减水剂、引气剂、橡胶粉、砂、乳胶粉、纤维素醚依次加入混合机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搅拌,时间为2-7分钟,即得到所需产品。
本发明中,减水剂是塑化减水组分,是建筑材料中常用的成分,它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加入水泥浆体中后,能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使原本呈絮凝状的浆体结构解体,释放出絮凝结构中包裹的自由水,从而大幅度增加浆体的流动性,或在减水情况下,增加浆体强度。引气剂也是建材中常用的组分,它能使水泥砂浆在搅拌过程中引入大量微小密闭气泡,改善水泥砂浆的和易性与耐久性,降低水泥砂浆的表观密度和热导率,改善水泥砂浆的热工性能。乳胶粉是一种有机胶凝材料,掺加到保温砂浆中,能明显改善水泥砂浆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改善橡胶粉、砂与水泥浆体之间的粘结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下落,降低反弹率,提高工效,减少浪费;降低水泥砂浆的干燥收缩率。纤维素醚是保水组分,也是建材中常用组分,它能显著改善水泥砂浆的和易性,降低水泥砂浆的分层度。该水泥砂浆的稠度为80mm左右,分层度为20mm左右,干表观密度达850kg·m-3,热导率为0.08W·m-1·K-1左右,软化系数达1.00,28d抗折强度达410KPa,28d抗压强度达640KPa,线性收缩率为0.09%左右,56d压剪粘结强度达120KPa。
本发明为一种保温砂浆,不仅具有优良的和易性,便于施工,提高施工效率,还具有优良的热工性能,提高建筑物的保温能力,适合应用于各种保温工程。使用时,其于普通抹灰施工相同。
本发明可供商品砂浆生产厂生产,广泛适用于各种保温工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建筑保温用橡胶粉水泥砂浆按水泥22.14%(重量百分比,以下同)、减水剂(质量分数20%)0.22%、引气剂0.01%、橡胶粉66.42%、乳胶粉0.11%、纤维素醚0.01%和水11.07%配制而成。此水泥砂浆的稠度为80mm,分层度为20mm,干表观密度850kg·m-3,热导率为0.08W·m-1·K-1,软化系数1.00,28d抗折强度410KPa,28d抗压强度640KPa,线性收缩率0.09%,56d压剪粘结强度120K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95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i系膜的成膜方法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光纤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