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壤改良型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9598.X | 申请日: | 200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4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杨雪枣;李远丰;耿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雪枣 |
主分类号: | C05F11/08 | 分类号: | C05F11/08;A01C21/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032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改良 复合 生物 有机 液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有机肥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改良型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化学肥料提供大量的化学元素给农作物作为其合成肥所需的原料,功不可没,。但是也造成了土壤酸化、硬化和病虫害与毒素的严重问题,使植物根部吸收能力大幅度降低,土壤的营养元素不能有效利用,营养不良更是作物衰弱多病的重要原因。另外,农业操作中,使用大量化学激素与化学农药,也带来了农药残留与土壤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有利于土壤改良的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
本发明提出的土壤改良型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是一种组合物,其组分重量配比如下:
A.双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10-20%
B.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vicus) 10-20%
C.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10-20%
D.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10-20%
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10-30%
F.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10-30%
总量满足100%。
上述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的配制工艺如下:
1.制作菌种源:在实验室中,将上述A-F六项菌种筛选、纯化后,分别投入消毒后的一公升培养基中培养熟化,制成量产用菌种源;
2.单种量产:对上述A-F六项菌种源,分别以吨级反应罐制作大量无菌培养基,以50倍放大上限,渐次放大到所需容量,每次放大需维持充氧、搅拌及控制其温度于25℃-30℃之间,每次培养时间为5-10天(依菌种而异);单种量产所用培养基中含磷酸二氢钾0.6%,综合氨基酸2%,砂糖1%,酸碱度为7;均为重量百分比。
3.混合秸抗培养:将菌种A~F按用量配比同时倒入混合容器的培养基里,混合培养采用高温杀菌后的天然培养基,主要成分为糖蜜(如砂糖厂废弃物Molases)20%,鸡蛋3%,黄豆粉1%,鲜奶1%,杂鱼1%,酸碱度以1%磷酸二氢钾为缓冲调整为pH7;控制温度25 ℃-30℃,维持搅拌、充氧,确认二次熟化完成后,即可倒入储存槽存放并包装成商品。
本产品所用菌种源出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经科凯生物工程公司微生物研究中心培养,与土壤中筛选的菌种比对鉴定后采用。菌种来源资料如下列:
双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GIM1.169 AS1.1852
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vicus)GIM1.189 ACCC10638
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GIM1.159 ATCC334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GIM2.40 AS2.399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GIM1.20 AS1.286
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GIM4.50 GIM M4,
本发明有如下特点:
a.菌种提供:菌种组分都是从土壤中筛选的有益菌群,应用生物技术培养繁殖,有益抗衡病虫害及恢复土壤生物生态系统。
b.螯合作用: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同时投入培养,蛋白等有机质水解瞬间与营养元素螯合加工成新型复合生物有机液态肥,肥分缓释,发挥肥效不流失。
c.拮抗酵素:利用己熟化量产的菌种进行混合交叉第二次培养,造成剧烈拮抗作用,有利于微生物酵素及拮抗成分之分泌.提高作物生长势及抗病虫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分解有机质:使秸杆、厨余、人、禽、畜粪便充分发酵。
(2)能提高土壤物理性、生物性。
(3)有造肥作用。
(4)可降解毒素,抑制病虫害。
(5)可增进肥效。
本产品的使用方法:
1.正常土壤:播种前,使用本产品三公斤稀释100-300倍,平均散布于一亩地面,入土15-25公分。或加水冲施于一亩地内,放置两天后即可播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雪枣,未经杨雪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95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静电膜及包含该膜的制品
- 下一篇:截短侧耳素的发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