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侧卧两用电致化学发光测量池的光电倍增管移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39455.9 | 申请日: | 2008-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3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 发明(设计)人: | 何品刚;陈贤平;肖莎莎;云雯;王璧誉;方禹之;周蓓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6 | 分类号: | G01N21/66;G01N21/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宗德;石昭 |
| 地址: | 2002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侧卧 用电 化学 发光 测量 光电倍增管 移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卧两用电致化学发光测量池的光电倍增管移动装置,属电致化学发光检测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仪中,测量窗口位于测量池的底面,光电倍增管固定安装在测量窗口的正下方。如西安瑞迈分析仪器厂生产的MPI-E型电致化学发光检测仪。这种结构仅适于用来检测底部发光的柱状电极的发光信号。随着电致化学发光技术的发展,电致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要求电致化学发光检测仪更具有通用性,即要求对不同的发光材料、不同的电极形式和多电极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都能进行检测。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本发明人研发了侧卧两用电致化学发光测量池。所述的测量池的底面和侧面上开有测量窗口。为使一个光电倍增管能按需检测两个测量窗口之一出射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所述的测量池需配置光电倍增管移动装置,使光电倍增管能按需移动到两个测量窗口之一的正前方,检测该测量窗口出射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推出一种侧卧两用电致化学发光测量池的光电倍增管移动装置,该装置使侧卧两用电致化学发光测量池能实现对不同的发光材料、不同的电极形式和多电极的电致化学发光的检测。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该装置由移动机构和光电倍增管组件组成,两套主动齿轮、中滑轮、上滑轮、压轮、传送带构成两个带-轮机构,通过两个主动齿轮安装在传动轴的两端,直流电机通过减速齿轮箱与传动轴的一端连接,光电倍增管组件的两端分别穿过左、右L形孔道后与两根传送带连接,该装置可按需将光电倍增管移动到两个测量窗口之一的正前方。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侧卧两用电致化学发光测量池的光电倍增管移动装置,需与侧卧两用电致化学发光测量池联用,所述的测量池的底面和背面上分别开有底面测量窗口和背面测量窗口,该装置内的直流电机在所述的测量池内的单片机的指挥和控制下工作,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移动机构和光电倍增管组件组成,移动机构含直流电机、减速齿轮箱、左主动齿轮、左中滑轮、左上滑轮、左压轮、左传送带、左轨道板、传动轴、右主动齿轮、右中滑轮、右上滑轮、右压轮、右传送带、右轨道板,左轨道板和右轨道板分别安装在所述的测量池的左、右两边,左轨道板和右轨道板互相平行,左轨道板和右轨道板与所述的测量池的左、右侧面平行,传动轴以与左轨道板和右轨道板正交的方式贯穿左轨道板和右轨道板,左主动齿轮和右主动齿轮分别固定在传动轴的左端和右端,左中滑轮、左上滑轮和左压轮通过各自的轴安装在左轨道板的左表面上,右中滑轮、右上滑轮和右压轮通过各自的轴安装在右轨道板的右表面上,左轨道板和右轨道板上分别有左L形孔道和右L形孔道,左L形孔道的垂直臂的中心线和右L形孔道的垂直臂的中心线所成的平面与所述的测量池的背面平行,左L形孔道的水平臂的中心线和右L形孔道的水平臂的中心线所成的平面与所述的测量池的底面平行,左L形孔道的垂直臂的中心线和右L形孔道的垂直臂的中心线所成的平面与所述的测量池的背面之间的距离等于左L形孔道的水平臂的中心线和右L形孔道的水平臂的中心线所成的平面与所述的测量池的底面之间的距离,直流电机的轴经减速齿轮箱与传动轴的左端连接,左传送带套装在左主动齿轮、左中滑轮、左上滑轮和左压轮上,左传送带、左主动齿轮、左中滑轮、左上滑轮和左压轮组成左L形带-轮传动机构,右传送带套装在右主动齿轮、右中滑轮、右上滑轮和右压轮上,右传送带、右主动齿轮、右中滑轮、右上滑轮和右压轮组成右L形带-轮传动机构,直流电机、减速齿轮箱、左主动齿轮、左中滑轮、左上滑轮、左压轮、左传送带、左轨道板、传动轴、右主动齿轮、右中滑轮、右上滑轮、右压轮、右传送带、右轨道板组成直流电机旋转时左传送带和右传送带向相同方向移动的移动机构,光电倍增管组件含光电倍增管、插座、光电倍增管套、左封盖、右封盖、光电倍增管旋转套、光电倍增管旋转套齿轮、左轴、右轴、左轴套、右轴套、触发螺杆架,侧位开关触发螺杆、底位开关触发螺杆、底位开关、侧位开关、中位开关、直角齿条,光电倍增管套是圆管,插座固定在光电倍增管套内,光电倍增管插在插座上,左轴和右轴以它们的中心轴线与光电倍增管套的中心轴线重合的方式分别固定在光电倍增管套的左端和右端,左轴和右轴的头部的圆柱体的三分之二被截去,左轴和右轴的头部的平行于各自的中心轴线的平面与光电倍增管的受光面平行,左封盖和右封盖以它们的中心轴线分别与左轴和右轴的中心轴线重合的方式固定在光电倍增管套的左端和右端,光电倍增管旋转套的外壁上有缺口,光电倍增管旋转套套装在右封盖的右端和光电倍增管套的右端上,光电倍增管旋转套齿轮套装在光电倍增管旋转套的右端上,左轴套和右轴套分别套装在左轴和右轴上,光电倍增管套的右端上有触发螺杆架,触发螺杆架的中心面通过光电倍增管套的中心轴线,触发螺杆架上装有侧位开关触发螺杆和底位开关触发螺杆,底位开关固定在左轨道板的右表面上的左L形孔道的水平臂的上方,侧位开关固定在左轨道板的右表面上的左L形孔道的垂直臂的左上方,中位开关固定在左轨道板的右表面上的左L形孔道的水平臂与垂直臂汇合处的左下方,光电倍增管组件以其左轴套和右轴套分别坐落在左L形孔道和右L形孔道中和左轴和右轴分别从左L形孔道和右L形孔道穿出的方式跨接在左轨道板和右轨道板之间,左轴和右轴的端头以左轴和右轴的中心轴线与左传送带和右传送带垂直的方式分别通过开口销钉与左传送带和右传送带连接,直角齿条以光电倍增管套位于两个L形孔道的水平臂与垂直臂汇合处和光电倍增管旋转套正好完全遮盖光电倍增管的受光面时与光电倍增管旋转套齿轮嚙合的方式固定在右轨道板的左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94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