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铝钛稀土钢用连铸保护渣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39377.2 | 申请日: | 2008-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12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蔡得祥;朱祖民;宗震宇;曹伟;胡暑名;王洪亮;朱小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111 | 分类号: | B22D11/111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丹莉 |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铝钛 稀土 钢用连铸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铸用的保护渣。
背景技术
连铸保护渣是一种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炼钢辅助材料,用于覆盖在连铸机结晶器内的钢水表面。它具有绝热保温、防止钢水氧化、吸收夹杂、润滑及控制传热等多种功能,是炼钢过程控制最终产品--铸坯的质量的最后一道工艺要素。为保证保护渣的这五大功能,当保护渣覆盖在钢水表面时,必须在钢水和固态保护渣之间形成一定厚度的液渣层,从而有效防止空气的进入及容纳更多的外来夹杂,并为铸坯与结晶器铜板缝隙之间提供充足的液态熔渣,从而保证良好的润滑和传热的控制。一旦保护渣性能不良,不能保证液渣层的足够厚度和充分的消耗量,就会引起铸坯产生夹渣、裂纹等表面缺陷,严重的使拉坯阻力过大而造成漏钢事故。因此,保护渣是保证连铸工艺顺行和铸坯表面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常保护渣以CaO、SiO2二元系为主,外配CaF2、Na2O、Li2O等助熔剂,以及少量的Al2O3、MgO等组元和一些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如Fe2O3)组成,从而达到适宜的理化性能,满足上述使用要求。由于保护渣的熔点相对于钢水温度而言低400~500℃,因此,为控制相对低熔点的保护渣在钢水表面能缓慢熔化,还必须配入一定量的炭质材料,如碳黑和石墨。炭质材料由于具有很高的熔点,能有效阻止保护渣液滴的聚集,从而控制保护渣的熔化速度;且炭质材料又能完全燃烧变为气体,对保护渣不造成污染,因此是一种既廉价又实用的骨架材料,目前尚未找到其它能有效替代炭质材料的物质。
SiO2是保护渣的一种重要且配入量较高的组分,是保证保护渣在熔化冷却过程中呈玻璃态的关键因素。然而当钢水中含有较高的Al、Ti、稀土Re等元素时,由于它们与氧具有很高的亲和力,而保护渣中又以SiO2具有较高的氧势,因此,渣钢之间极易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4[Al]+3(SiO2)=3[Si]+2(Al2O3)
[Ti]+(SiO2)=[Si]+(TiO2)
2[Re]+x(SiO2)=x[Si]+2(ReOx)
由于钢水温度通常在1500℃左右,因此上述反应进行得很快。另外,保护渣还存在不断消耗的过程,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与钢水一边反应一边消耗。以高Al钢为例,如图1所示,横坐标为浇注时间(min),纵坐标为Al2O3百分含量,一般在钢水开浇10min后,Al2O3百分含量ΔA就达到了动态平衡。可见,在连铸过程中,由于钢水中的Al会还原保护渣中的SiO2,使渣中SiO2 含量减少,Al2O3含量增加,从而使保护渣碱度CaO/SiO2明显增加。除了上述反应使保护渣中Al2O3增加外,保护渣在使用过程中还不断吸收从钢水中上浮出来的Al2O3夹杂。碱度增加使保护渣的析晶性大大提高,从而使结晶器冷却热阻增加,导致铸坯减薄;Al2O3的增加提高了熔渣的粘度,使保护渣的消耗量降低,进一步恶化润滑,增加了连铸漏钢的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93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鸦胆子快速繁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选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