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酚丙酮装置尾气的催化氧化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9311.3 | 申请日: | 200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01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小平;吴利军;佟飞;孟艳秋;文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俞宗耀 |
地址: | 200135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酚 丙酮 装置 尾气 催化 氧化 处理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工业生产苯酚丙酮过程中尾气的催化氧化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苯酚丙酮尾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气、氧气、氢气、水蒸汽及甲烷,同时含有一定量的异丙苯、甲醇、丙酮和非芳烃等污染环境的有害成分。由于苯酚丙酮装置尾气有机物浓度低、流量大,采用一般尾气处理工艺不能满足环保要求。
目前苯酚丙酮装置尾气一般采用烟囱高点直接排放,异丙苯、甲醇、丙酮和非芳烃等污染环境的有害成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另外也有部分苯酚丙酮装置采用热氧化法如热力焚烧工艺和蓄热式热氧化工艺来处理尾气,但热力焚烧工艺和蓄热式热氧化工艺的缺点是需消耗大量的燃料,运行成本较高,且焚烧排气量较大,热氧化过程中会有部分氮气被氧化成氮氧化物。
发明内容
针对直接排放和热氧化法的上述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工艺简单、系统阻力小、不需加辅助燃料,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尾气处理彻底的苯酚丙酮装置尾气的催化氧化处理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苯酚丙酮装置尾气的催化氧化处理工艺,其创新点在于苯酚丙酮尾气与空气混合加热后,采用贵金属蜂窝催化剂,在压力0~30kPa(G),入口温度为100~650℃,出口温度为200~750℃的催化氧化反应器中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将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本发明所述催化氧化反应器的入口温度最好为300℃;出口温度最好在500℃以下。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苯酚丙酮尾气与空气混合后,最好经尾气换热器加热到催化剂起燃温度后进入催化氧化反应器。尾气换热器最好为焊接板式换热器、或热管换热器、或翅片管换热器。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技术方案,苯酚丙酮尾气与空气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后,最好进入尾气换热器回收热量后排入大气。
作为本发明的催化氧化机理,催化氧化反应器2中主要发生了如下化学反应:
2C9H12+12O2=9CO2+6H2O+Q
C3H6O+4O2=3CO2+3H2O+Q
2CH4O+3O2=2CO2+4H2O+Q
CH4+2O2=CO2+2H2O+Q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工艺简单,将苯酚丙酮装置尾气中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无二次污染,尾气处理彻底,检测结果完全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环保控制要求;另外,本发明具有非常宽广的操作范围,可保证苯酚丙酮尾气中有机物含量变化时,系统能稳定操作;再有,本发明采用的催化剂,机械强度高、使用寿命长、阻力降低;最后,本发明采用高效热管换热器、焊接板式换热器和翅片管换热器回收反应热以加热进料尾气,正常运行过程中无需附加燃料。
附图说明
图1为苯酚丙酮装置尾气的催化氧化处理工艺流程图;
图2为催化氧化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鼓风机;2为催化氧化反应器;3为尾气换热器;4为加热器;5为烟囱;6、7为人出入孔;8为气体入口;9为气体出口;10为催化剂固定床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工艺作进一步的阐述。
苯酚丙酮装置尾气的催化氧化处理工艺流程和采用的催化氧化反应器的结构如图1和2所示,其特征在于:苯酚丙酮尾气与鼓风机1鼓入的空气充分混合并经加热器4预加热后,从气体入口8进入催化氧化反应器2进行催化氧化反应,所述催化氧化反应器2的催化剂固定床层10中置有贵金属蜂窝催化剂,在压力0~30kPa(G),入口温度为100~650℃,出口温度为200~750℃条件下,将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最后经气体出口9进入尾气换热器3,回收热量后从烟囱5排入大气。图2中人出入孔6和7是供人员进出催化氧化反应器2维修、清理内部结构时用。
所述催化氧化反应器2入口温度优选为300℃,出口温度优选为500℃以下。进料苯酚丙酮尾气与空气混合后,先经尾气换热器3加热,到催化剂的起燃温度后再进入催化氧化反应器2。所述贵金属蜂窝催化剂中的贵金属为铂、钯中任意一种或两种贵金属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化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93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假酸浆水煎服治急、慢性前列腺疾病
- 下一篇:菊在天然纤维上的染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