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城市建设中在地下管线下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38277.8 | 申请日: | 2008-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1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 发明(设计)人: | 严时汾;周蓉峰;吴引明;严毅;应晔;康忠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叶克英 |
| 地址: | 201802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建设中 地下 管线 连续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在城市建设中在地下管 线下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面及上层空间日益紧缺,因此现在越来 越多的地下建筑投入建设,如为了扩大城市对于人员流动的承载能力的地铁, 为了快捷交通的地下快速道路,还有各种地下商场。由于现在通常是在已经成 熟的城市中进行地下建设,因此必然带来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密布于地下 的各种管线,如电力电缆、通讯线缆、燃气管、水管、污水管等,在进行地下 施工时,为了确保地下已有管线的安全及保持运行状态,通常在道路边先开设 一个扩大的路面,将地下各种管线临时移位到扩大的路面,然后在空出原位处 进行地下连续墙的成槽施工,等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毕后,再将地下管线重新移 回原位。由于地下施工的工程量及难度非常大,因此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 力及时间来进行翻交工作,同时也带来了严重影响原来的道路的畅通,而且随 着城市建筑的密度增加,有很多区域是没有条件可以暂时安排地下管涵的搬迁 地方。因此亟待发明一种能够不搬迁地下管线直接在原地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 的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地下连续墙施工时需要搬迁所穿 越的地下管线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城市建设中在地下管线下的地下 连续墙施工方法。本发明设计一种在城市建设中在地下管线下的地下连续墙施 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步骤组成:
(1)用成槽机配圆形液压抓斗抓除地下管涵一侧的土体,并形成一深槽;
(2)在深槽中远离管涵的一侧放置导轨箱;
(3)将专用机头吊入槽内,与导轨箱采用企口连接;
(4)将专用机头停在预先定好的横向铣削深度位置,展开专用机头的铣削 杆,自下而上对管涵下的土体进行铣削;
(5)专用机头逐渐形成横向铣削,然后由专用机头对管涵下的泥土自上而 下进行铣削,至地下连续墙设计标高;
(6)拔除专用机头、导轨箱;
(7)用成槽机抓除管涵另一侧的土体;
(8)整个管涵区域内的土体全部清理干净,对槽壁进行刷壁清理和清底处 理;
(9)分左右两边吊放位于管涵底部的钢筋笼,吊放后平移至管涵下方;
(10)在两侧余下的槽段内吊放钢筋笼;
(11)混凝土浇筑。
本发明的优点是可以在城市地下连续墙的施工中不用搬迁地下管线,节省 大量的人力、物力及省却了道路交通的翻交麻烦。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抓施工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安装导轨箱施工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专用机头进入深槽的施工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专用机头横向铣削施工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专用机头垂直铣削施工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抓施工示意图,
附图7-11为本发明的吊装钢筋笼施工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发明的浇铸混凝土施工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在地下管涵一侧用成槽机配圆形液压抓斗1抓除地下管涵2一侧的土 体,并形成一深槽;在深槽中远离管涵2的一侧垂直放置导轨箱3;将专用机头4 吊入槽内,与导轨箱采用企口连接;将专用机头停在预先定好的横向铣削深度 位置,展开专用机头的铣削杆,自下而上对管涵2下的土体进行铣削;专用机头 逐渐形成横向铣削,然后由专用机头4对管涵下的泥土自上而下进行铣削,至地 下连续墙设计标高;拔除专用机头4、导轨箱3;然后用成槽机抓除管涵2另一侧 的土体;待全部挖除泥土后,对整个管涵2区域内的土体清理干净,对槽壁进行 刷壁清理和清底处理。由于地下管涵2位于整个空间的中心,因此将钢筋笼5分 四只制作,从左右两边吊放位于管涵2底部的钢筋笼5,吊放后再平移至管涵下 方;再吊放另外两只钢筋笼5,最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82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