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袋过滤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8230.1 | 申请日: | 200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0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蒋妙范;许基;宋建勋;倪一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2 | 分类号: | B01D46/02;B01D4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6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汽车,特别涉及汽车的废气排放装置,具体的是一种多袋过滤器。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微粒,需要将其过滤才能排入大气。现有技术中,采用圆筒形过滤器处理汽车废气,圆筒形过滤器中的滤袋是单层滤袋,随着运行时间增加,滤袋的捕集的微粒增多,过滤效率降低,排气背压上升,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同时会增加发动机的油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袋过滤器,所述的这种多袋过滤器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圆筒形过滤器中单层滤袋过滤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这种多袋过滤器由上箱、下箱、滤袋和清灰机构构成,所述的滤袋和清灰机构设置在所述的上箱中,所述的下箱设置在上箱的下侧,下箱中设置有集尘袋,上箱上部的侧壁中设置有废气进口,下箱的侧壁中设置有废气出口,其中,所述的上箱的底端与下箱的上端连通,上箱中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滤袋,任意一个所述的滤袋均是双层滤袋,任意一个所述的双层滤袋均各自由一个内层滤袋与一个外层滤袋套合构成,所述的内层滤袋和外层滤袋之间设置有间隙,上箱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板,任意一个滤袋的下端均分别通过压环与所述的支撑板连接,所述的清灰机构由驱动臂、滑块和导杆构成,所述的导杆沿上箱的轴心固定设置在上箱的顶端与支撑板之间,所述的滑块套设在导杆上,滑块与所有滤袋的上端连接,所述的驱动臂的上端与滑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臂的下端通过一个销轴与一个摇杆的上端连接,所述的摇杆的下端与一个驱动轴连接,所述的驱动轴的轴向与摇杆的轴向垂直,驱动轴通过一个轴承与支撑板连接。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内层滤袋中均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支撑环。
进一步的,内层滤袋与外层滤袋的直径比为0.75。
进一步的,所述的滤袋的数量是四个。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由上箱的进口进入,通过碰撞吸附、惯性拦截和扩散拦截等过程,微粒捕集于滤袋上。双层滤袋增大了比表面积,过滤效率大为增加;在内层滤袋与外层滤袋的环形夹缝内留存的微粒由清灰机构清落到下箱中的集尘袋内。摇杆使滑块沿导杆在竖直方向滑动,滑块压缩滤袋使其变形,将滤袋中的微粒打落到集尘袋中。此外,摇杆可以由电机驱动。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对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发明在过滤器中设置了双层滤袋,利用一个机械清灰机构压缩双层滤袋,既增加了滤袋的比表面积,提高了过滤器的效率,又可以方便地将内层滤袋与外层滤袋之间留存的微粒清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多袋过滤器的轴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多袋过滤器由上箱1、下箱2、滤袋和清灰机构构成,所述的滤袋和清灰机构设置在所述的上箱1中,所述的下箱2设置在上箱1的下侧,下箱2中设置有集尘袋4,上箱1上部的侧壁中设置有废气进口12,下箱2的侧壁中设置有废气出口41,其中,所述的上箱1的底端与下箱2的上端连通,上箱1中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滤袋3,任意一个所述的滤袋3均是双层滤袋,任意一个所述的双层滤袋均各自由一个内层滤袋32与一个外层滤袋31套合构成,所述的内层滤袋32和外层滤袋31之间设置有间隙,上箱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支撑板6,任意一个滤袋3的下端均分别通过压环5与所述的支撑板6连接,所述的清灰机构由驱动臂93、滑块92和导杆10构成,所述的导杆10沿上箱1的轴心固定设置在上箱1的顶端与支撑板6之间,所述的滑块92套设在导杆10上,滑块92与所有滤袋3的上端连接,所述的驱动臂93的上端与滑块92连接。
进一步的,压环5与支撑板6由螺栓7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臂93的下端通过一个销轴与一个摇杆91的上端连接,所述的摇杆91的下端与一个驱动轴连接,所述的驱动轴的轴向与摇杆91的轴向垂直,驱动轴通过一个轴承与支撑板6连接。
进一步的,驱动轴的一端连接有一个手柄11。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内层滤袋32中均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数目的支撑环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82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