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路沟清扫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38129.6 | 申请日: | 2008-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0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龙;朱志兴;周伟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隧实业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H1/05 | 分类号: | E01H1/05;E01H1/08;E01H3/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祖志翔 |
| 地址: | 200023上海市卢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清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清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清扫路边排水明沟的隧道路沟清扫装置,属于市政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隧道的特殊条件,其内部道路的排水沟都设置在路面的两边且为明沟形式,例如上海大连路隧道内慢车道的排水沟就是深85mm、宽150mm的明沟,其截面呈圆弧形的结构。这种明沟式的排水沟底部与路面形成有一定的高度差,普通的清扫车无法将沟内的垃圾清扫干净。普通清扫车在车体两侧的左前、右前及左后、右后部分分别均设置有一清扫装置组成,车体底部的中间有一垃圾吸入口,地面垃圾通过清扫装置上的四个扫盘向中心聚拢,然后被吸入中间的吸口并送入车体垃圾箱内。由于普通清扫装置的扫盘无法在大范围的空间中自如地变换位置和姿态,因此只能适应平坦地面的清扫,而无法完成隧道内路边排水明沟的清扫工作。
为了保持上述大连路隧道内的道路整洁,多年来一直采用人工清扫排水沟加机械清扫路面的办法来清扫隧道,每次清扫需要安排2个清洁工、一辆清扫车和一辆工程车配合保护,耗费2个多小时,因此这种方法不仅费工费时,而且给清扫人员带来了安全隐患,同时还影响清扫时段隧道的交通顺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道路清扫装置只能清扫平坦路面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路沟清扫装置,其扫盘能够通过变换位置和姿态自如地扫除路边排水明沟内的垃圾,使清扫车能够同时兼顾路面及边沟的清扫,从而提高清扫效率、保障人员安全以及保持交通通畅,本发明能够适应路边明沟的清扫,尤其适合用于隧道内道路的清扫工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隧道路沟清扫装置,安装在移动的车体上,该车体内设有集尘容器,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吸尘管、活动支架和旋转扫盘,所述吸尘管设置于车体上,其一端连接所述集尘容器,所述活动支架呈悬臂状且固定在车体上,其通过本身的伸缩和旋转改变其外端部在空间的位置,所述旋转扫盘轴设于活动支架的外端部上,其呈圆盘状且绕自身的轴旋转,该旋转扫盘受活动支架的驱动而改变其与地面的相对位置和姿态关系。
本发明所述的隧道路沟清扫装置,其活动支架包括有旋转件、悬臂件、弹性件和液压杆,所述旋转件固定于车体上并能绕其自身的轴旋动,所述悬臂件铰接于该旋转件的动端上且能进行摆动,其外端部设置有所述旋转扫盘,所述弹性件一端连接车体,另一端连接悬臂件,所述液压杆的两端分别铰接旋转件和悬臂件以驱动悬臂件的摆动;所述吸尘管包括有吸尘嘴和柔性管,该柔性管上端连接所述集尘容器,该吸尘嘴连接于柔性管下端并接近地面,所述吸尘管上还设置有能够截断管道的阀门,所述吸尘嘴上设置有防碰擦装置,该防碰擦装置包括有防碰擦件,该防碰擦件的外沿伸出吸尘嘴的外沿;所述隧道路沟清扫装置还包括有喷水装置和照明灯,该喷水装置的喷水口对准车体外的路沟,该喷水口是可活动的以适应不同喷水方向的需要,该照明灯设置于车体上;所述隧道路沟清扫装置设置于普通清扫车车体的后下部。
与现有道路清扫装置相比较,本发明所述的隧道路沟清扫装置具有能够伸缩和旋转改变其空间位置的活动支架,该活动支架能够驱动旋转扫盘自如地变换位置和姿态,从而不仅能清扫平坦路面,而且还能清扫路边排水明沟内的垃圾。因此所述隧道路沟清扫装置具有清扫效率高、操作安全以及不妨碍交通的优点,其能够适应具有路边明沟的道路的清扫,尤其适合隧道内道路的清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吸尘管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防碰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在普通清扫车上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隧实业公司,未经上海上隧实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8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