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开口的覆膜支架及覆膜支架的束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37753.4 | 申请日: | 2008-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3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 发明(设计)人: | 朱清;罗七一;袁振宇;高延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F2/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亮 |
| 地址: | 201203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口 支架 束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覆膜支架及覆膜支架的束缚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在支架释放之前可以自由旋转对准的带开口的覆膜支架及覆膜支架的束缚方法。
背景技术
腹主动脉瘤(AAA)是指动脉壁病变或损伤导致腹主动脉局限或弥漫性膨出,以搏动性肿块为主要症状,以肾动脉平面以下的AAA多见,可累及一侧或双侧髂动脉。病理学分为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一旦发生动脉瘤破裂,动脉瘤内附壁血栓形成脱落致动脉栓塞,即需紧急处理。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危及中老年人生命的常见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疾病患率的增加,腹主动脉瘤的患病率逐年增加。
对于传统开放式外科手术来说,影响手术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龄、严重的心肺疾病和肾功能不全。腹主动脉瘤患者多为老年人,常常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栓、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术前积极纠治合并症,待患者的心肺功能好转,血压、血糖稳定的情况下再进行手术治疗才是安全的。
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可取得良好效果,比起常规开放式外科手术,其优点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明显缩短了住院时间。尤其是为一些有严重合并症,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高危患者提供了治疗的机遇。但使用传统支架治疗腹主动脉有一定的禁忌症,如:瘤颈短、长度小于15毫米、成角大于60°的近端瘤颈,扭转锥形动脉瘤,累及内脏动脉等。因为瘤颈短会造成支架近端没有足够的锚定区而导致支架移位,累及内脏动脉的瘤体不能使用覆膜支架隔绝。根据以上的禁忌症,约有30%~40%的患者不能使用常规的覆膜支架进行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开口支架就显示出它的突出优势。
现有的带侧孔的支架在近端部位开1个或多个开口,释放覆膜支架后开口对准肾动脉、肠系膜上和腹腔干动脉等重要分支血管的开口,这样就可以利用肾动脉至腹腔干动脉之间或其他重要分支血管之间的区域作为瘤颈来定位支架,从而解决了以上问题。
但是这样的覆膜支架也存在以下的问题:覆膜支架在释放之前无法自由旋转对准,使得支架开口与肾动脉开孔的准确定位存在一定的困难,影响了手术的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带开口的覆膜支架,这种覆膜支架可以使支架在释放之前自由旋转对准,有利于支架开口与肾动脉开口的准确定位,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覆膜支架的束缚方法,采用这样的束缚方式,可以使支架在释放之前自由旋转对准,有利于支架开口与肾动脉开口的准确定位,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带开口的覆膜支架,包括若干环状波形支架段以及与该些支架段缝合成管状的覆膜,其中,在覆膜管上开有至少一个开口,在该些开口处缝合有开口固定丝以对该些开口起支撑作用。
上述的带开口的覆膜支架,其中,在所述覆膜管头端开有U形开口,直接由波形支架段做开口固定丝支撑。
上述的带开口的覆膜支架,其中,在所述覆膜管侧面开有圆周形或者椭圆形开口。
上述的带开口的覆膜支架,其中,所述开口固定丝是由NiTi合金丝制成。
上述的带开口的覆膜支架,其中,所述开口固定丝可缝合成圆形、椭圆形、括号形、菱形或飞碟形的形状。
本发明另外揭示了一种覆膜支架的束缚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在覆膜支架的支架段上缝合线圈;
沿圆周方向将双股束缚线穿过线圈使之束缚在覆膜支架上;
将控制导丝穿过双股束缚线的两端。
上述的覆膜支架的束缚方法,其中,所述双股束缚线是绕所述覆膜支架一周后将束缚线头端与尾端套在所述控制导丝上固定相连,使所述控制导丝从头端和尾端的圆圈中穿过,以使支架直径约束至以束缚线长度为周长的圆内。
上述的覆膜支架的束缚方法,其中,在所述覆膜支架的支架段上缝合线圈的方式进一步包括:
所述线圈可以缝合在支架段的棱上。
上述的覆膜支架的束缚方法,其中,在所述覆膜支架的支架段上缝合线圈的方式进一步包括:
所述线圈缝合在支架段的棱的中间位置。
上述的覆膜支架的束缚方法,其中,对于小直径支架,采用双股束缚线约束覆膜首段棱顶点的方式。
上述的覆膜支架的束缚方法,其中,在最远端支架段的棱顶点上缝合有1个线圈或者在相邻棱顶点上缝合有2~3个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微创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77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