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轧卷取机的侧导板交替压力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7476.7 | 申请日: | 2008-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1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幸利军;黄宁海;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G05D3/10;G05D15/01;G05B17/02;B21C4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 成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轧 卷取 导板 交替 压力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工业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热轧卷取机的侧导板交替压力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冶金工业领域中的热轧卷取机具有的侧导板的主要作用是在带钢咬入前对其进行对中,在带钢头部咬入后,对带钢实施一定的夹紧力,以保证钢卷端面整齐,防止产生边损、溢边和错层缺陷。参照图1,图中的热轧卷取机侧导板由电机33带动涡轮蜗杆机构32和齿轮齿条机构31推动侧导板34和35实现打开关闭。热轧卷取机侧导板采用的是位置控制方式,即系统只控制侧导板的位置,而压力实测值不参与侧导板的控制。参考图2,具体的控制步骤如下:
1、带钢未到达卷取机时,侧导板开度设定为S=B+B0;
2、当夹送辊咬钢后,侧导板开度设定减小为S=B+B1;
3、当带钢尾部进入夹送辊,侧导板短行程快速打开,同时侧导板开度设定打开为S=B+B0。
其中,B-带钢宽度,B0-待机附加值,B1-执行附加值
以上的侧导板的控制存在如下的缺陷:
1、无法检测侧导板两侧的压力;
当带钢向操作侧游动时,装在操作侧导板系统上的压力传感器可以测量带钢对导板施加的压力。但由于传动侧导板没有设计短行程油缸和压力传感器,所以当带钢向传动侧游动时,无法检测带钢向传动侧导板 施加的压力。
2、不能保证稳定的侧导板夹紧力;
通过分析侧导板压力记录发现:采用位置控制方式无法保证导板对带钢施加稳定的夹紧力。带钢卷取时,虽然导板的位置未发生变化,但导板两侧的压力会出现明显的波动,这样会出现错层缺陷。
3、操作负荷大;
当侧导板出现严重的压力波动时,只要操作人员减小导板位置,从而使压力波动减小,卷层错动缺陷就可以得到控制。这样,每种规格甚至每块带钢都需要操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节侧导板位置,操作负荷很大。
4、夹紧力不对称会使两侧导板出现不均匀磨损;
由于侧导板的零调位置是根据操作人员的人工测量确定的。由于测量手段限制和人员技能的差异因,两侧导板与轧制中心线的实际距离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会导致两侧导板对带钢的夹紧力不同,导板的磨损也不均匀。
5、不能适应带钢宽度变化对夹紧力的影响;
实际生产中,带钢全长的各个部位的宽度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例如,在带钢的尾部卷取时,带钢超宽会使侧导板的压力会出现异常的升高。一方面,该问题容易使薄规格带钢出现边损缺陷;另一方面,该问题也会导致厚规格带钢尾部被导板夹停的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轧卷取机的侧导板交替压力控制方法,通过对侧导板实施交替的位置和压力控制,以保证侧导板对带钢两侧夹紧力稳定,使带钢尽可能保持在轧制中心线卷取并提高卷形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热轧卷取机的侧导板交替压力控 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带钢未到达卷取机夹送辊,根据带钢宽度值、待机附加值,建立第一侧导板和第二侧导板的待机位置模型进行位置控制,所述待机位置模型为:
S=B+B0,其中,S-第一侧导板和第二侧导板的位置数据,B-带钢宽度,B0-待机附加值;
b.带钢到达所述夹送辊,根据带钢宽度、执行附加值,建立第一侧导板和第二侧导板的第一执行位置模型进行位置控制,所述第一执行位置模型为:
S=B+B1,其中,S-第一侧导板和第二侧导板的位置数据,B-带钢宽度,B1-执行附加值;
c.带钢卷筒建张后,第一侧导板保持所述第一执行位置模型控制,根据带钢宽度值、带钢厚度值、夹送辊长度值、带钢热屈服强度值以及侧导板压力修正系数,建立压力控制模型控制第二侧导板,所述压力控制模型为:
FSG=((B/1000*H/1000*L*7.86*1000*9.8)/2500+5)*(HYP/250)*SGforce correction
其中,FSG-侧导板计算压力,B-带钢宽度,H-带钢厚度,L-夹送辊长度,HYP-带钢热屈服强度,SG force correction-侧导板压力修正系数;
d.当第一侧导板的压力等于或小于第一预定压力值,根据侧导板位置控制补偿值以及相关常数,建立第二执行位置模型控制第二侧导板,第一侧导板切换为所述压力控制模型控制,所述第二执行位置模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74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