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避孕宫吸循环气流受精卵吸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7385.3 | 申请日: | 200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66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8 |
发明(设计)人: | 薛大德;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大德;薛峰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G09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孕 循环 气流 受精卵 吸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避孕宫吸循环气流受精卵吸出装置是由双管双孔受精卵 吸出管、帽式子宫颈口导向器、气囊式吹气吸气泵组成的,并附有避孕宫吸教 学模型的一种避孕宫吸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明《避孕宫吸》受精卵吸引装置是用圆筒式子宫颈口导 向器,用一根头部有双孔的单管负压吸引管,接负压吸引器,吸出受精卵的(发 明专利申请号:2008100373849)。而本发明的受精卵吸出管是由吹气管、吸气 管双管合一组成的,吸出管头部有吹气孔及吸气孔,尾部用两根软管与手按式 (或小型电动式)气囊型吹气吸气泵相连接,使用时在子宫内产生循环气流, 易于低负压将受精卵吸出体外,减小避孕宫吸时子宫内压力的变化。本发明设 计了帽式了宫颈口导向器,使得避孕宫吸使用简单、安全可靠,感染风险小。 器具在使用后可清洗擦干后存放,再次使用前要进行消毒。最好使用一次性消 毒吸出管可避免意外子宫感染等。
本发明的生理基础是当妇女感知今天是排卵日,或昨天是排卵日后,若在 可孕期中有过无保护性同房,则就有可能产生受精卵,而受精卵在排卵日后的 第6~8天在子宫内是呈漂浮状的、如小米粒大小的“种子”,若在受精卵未着床 前,能将其吸出体外则就可避免受孕。由于吸出管柔软细长,吸引压力低,所 以避孕宫吸无痛苦、不出血、感染风险小。若在可孕期中同房过,不管有否受 精,进行一次避孕宫吸则就可以欢爱无忧,妇女也不用吃避孕药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吹气吸气双管合一的受精卵吸出管和帽式子宫颈 口导入器。吸出管是用无菌无毒的高分子材料组成的一种双孔、细长软管如附 图1所示,图中(1)吹气管,(2)吸气管,(3)吹气孔,(4)吸气孔,(5)内 有空气过滤网的吹气管接头,(6)内有空气过滤网的吸气管接头,(7)长度刻 度,(8)吸出管距头部约6.5cm处稍呈弯曲,(9)吸出管直径小于4.5mm,亦 可呈椭圆状,(10)吸出管头部封闭呈半圆形,(11)进入子宫腔约6.5cm标记。 转动吸出管尾部二侧的气接头可转动吸出管。将吸引管在子宫腔内上、下、左、 右移动,扫吸数次后再取出吸引管,在吸引管内若可见组织物吸出,即为被吸 出的受精卵。
本发明为了减小操作中的感染风险,使受精卵吸出管不接触阴道直接方便、 安全地进入子宫腔,发明了帽式子宫颈口导入器如附图2所示,吸出管是经帽 式子宫口导向器进入子宫腔的,吸出管上有限位标记,使得吸出管头部只能进 入子宫腔约6.5cm,增加了操作安全性、可靠性。图2中(1)子宫颈头帽,(2) 子宫颈头帽与前穹隆吻合的部分,(3)子宫颈头帽与后穹隆吻合的部分,(4) 吸出管导出孔,(5)与了宫颈头吻合的曲面,(6)吸出管导入管,(7)导入管 尾部上的长度刻度,可以看到导向器进入阴道的深度。
本发明采用气囊式吸气吹气泵如附图3所示,泵内有二个薄膜单向气阀,(1) 气囊,(2)吸气接头,(3)吸气单向阀,(4)吹气接头,(5)吹气单向阀。
附图说明 图1为吹气吸气双管合一的受精卵吸出管剖面图,图2为帽式 子宫颈口导入器剖面图,图3为气囊式吹气吸气泵示意剖面图,图4为避孕宫 吸模拟教学模型示意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附图4所示,图4为避孕宫吸模拟教学模型,图中(1) 吸气管(受精卵吸出管),(2)进入子宫腔的吹气管头部,(3)帽式子宫颈口导 向器,(4)受精卵吸出管导出管,(5)子宫腔,(6)气囊式吹气吸气泵,(7) 吹气软管,(8)吸气软管。通过避孕宫吸模拟教学模型的学习和模拟操作,医 务人员、夫妇都很容易了解避孕宫吸的过程和进行避孕宫吸的操作。
本发明容易实施,容易产业化,而且使用成本极低,具有科学性、实用性, 除了医院、卫生站,更适用于家庭、夫妇进行《避孕宫吸》,从而可以在全世界 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大德;薛峰,未经薛大德;薛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73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缆风测力器
- 下一篇:一种多翼式离心风机的叶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