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鳀鱼鱼片加工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7281.2 | 申请日: | 2008-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9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宪时;许钟;郭全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2C25/20 | 分类号: | A22C25/20;A22C2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欧阳俊立 |
地址: | 2000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片 加工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鳀鱼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鳀鱼是资源量很大的海洋中上层鱼类,其个体很小,肉质软嫩易烂,难以进行机械加工处理,而一般手工摘头去内脏后开片的两步处理方法不但工效低,不能适应规模生产,而且内脏、黑膜去除不净,使制品发苦。因此鳀鱼利用途径多为饲饵料或鱼粉原料,价值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便而有效的鳀鱼加工处理方法,提高处理速度,去净内脏及黑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体长10厘米以上鱼体基本完整无损,鲜度一级洗净鳀鱼,其特征是将摘头去内脏去脊骨开片的两步操作合并成去头去骨去内脏去黑膜及开片一步操作,操作时,采用从尾开始的方法,一只手持鱼并捏按鱼的后腹部,使鱼腹部裂开,另一只手在离尾部1/3处掐断脊骨,将2/3脊骨连同内脏、黑膜、头一起撕去,得到保留1/3脊骨和鱼尾的脊背相连的完整鱼片。
本发明利用鳀鱼个体小而软,骨肉易分离的特点,将一般摘头去内脏后再去脊骨开片的两步操作合并成去头去骨去内脏去黑膜及开片一步完成,并采用从尾开始分离的操作方法,与一般摘头去内脏后再去脊骨开片的两步处理方法相比,工效提高一倍;内脏及黑膜去除干净,比两步操作提高73%;而且不损伤头肩肉,所得鱼片大而完整,完整率比两步操作提高15%;出肉率比两步操作提高6.3%,具有省时省力,处理工效高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本发明所选用的鳀鱼要求体长10厘米以上,鱼体基本完整无损,鲜度一级,冷冻时间不超过4个月。
操作时,直接用手加工处理。首先将鳀鱼洗净(冷冻品先解冻),然后左手持鱼并捏按鱼的后腹部,使鱼腹部裂开,再用右手在离尾部1/3处掐断脊骨,将2/3脊骨连同内脏、黑膜、头一起撕去,即得到保留1/3脊骨和鱼尾的脊背相连的完整鱼片。
下表是本发明与一般手工处理方法的实施效果比较:
通过比较说明本发明操作简便,不需要配备工具而且有效的去净内脏及黑膜,具有省时省力,处理工效高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72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