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马达抱闸力侦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7218.9 | 申请日: | 200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97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军;涂长祖;洪浩;王伟峰;余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景宜 |
地址: | 20161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马达 抱闸力 侦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对电梯马达状态参数侦测和带抱闸的马达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测试马达停止时其抱闸力是否足够的马达抱闸力侦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产品对马达运行时抱闸的状况有一定的监控,但是在马达停止阶段就不会再去监视,此时如抱闸失效,在马达两侧的力不平衡时,就会发生不可控的转动,产生事故;为此,开发了在马达停止状况下的抱闸侦测程序,测试其在抱闸抱住时抱闸力的大小。
目前产品尚无抱闸力检知的功能,只是在马达运行时,监视抱闸的状态。停止时一般不作监视,即使监视,也只能通过抱闸检知开关(检知刹车片与轮毂间的间隙),粗略的知道抱闸大概状态。而具体抱闸力,是否满足系统惯量的要求,没有具体的量化,也不能可靠检知抱闸力的大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马达抱闸力侦测的方法。该技术方案可以防止因抱闸力不足导致的不可控运行,避免引起安全事故、以及部品损坏等事项。同时还可以方便现场人员对抱闸等故障的诊断。
本发明方法可以利用编程语言以应用程序的形式实现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系统处于休止状态时,判断系统是否打开抱闸力侦测的功能,是的话执行步骤(2);否则结束本次侦测运行过程;
(2)判断是否在固定周期内没有执行过抱闸力侦测程式,或者有人为手动操作,是的话执行步骤(3);否则结束本次侦测运行过程;
(3)判断相关参数是否已设置,是的话抱闸抱住,给马达施加严重不足的标准转矩值;否则产生提示性故障反映参数设置错误;
(4)判断电梯是否发生滑移,是的话抱闸抱住,给马达施加轻微不足的标准转矩值;否则生成休止故障反映抱闸力严重不足,需人为清除故障方可运行;
(5)判断电梯是否发生滑移,是的话生成提示性错误反映抱闸力量轻微不足,可正常运行;否则结束本次侦测运行过程。
如上述技术步骤所言在马达停止时,通过检测抱闸抱住时马达堵转矩的大小,来判断抱闸的力是否足够。如足够,就不产生故障,如不够,则根据抱闸抱住力的大小分成两个等级级故障码:抱闸力严重不足,就生成使系统休止的故障;抱闸力轻微不足,就生成提示性故障。
系统在每隔一个固定的周期,自动进行一次侦测;也可有现场人员操作,即时侦测。
本发明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1)方便现场维保人员对马达抱闸状况的判断;
2)确保系统运行及硬体的安全;
3)及时检出抱闸故障,避免系统失控引起的安全事故发生;
4)可判断出现场马达抱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提示现场人员及时调整抱闸力。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抱闸力检测程式扭矩施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该技术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为:
(1)在系统处于休止状态时,判断系统是否打开抱闸力侦测的功能,是的话执行步骤(2);否则结束本次侦测运行过程;
(2)判断是否在固定周期内没有执行过抱闸力侦测程式,或者有人为手动操作,是的话执行步骤(3);否则结束本次侦测运行过程;
(3)判断相关参数是否已设置,是的话抱闸抱住,给马达施加严重不足的标准转矩值;否则产生提示性故障反映参数设置错误;
(4)判断电梯是否发生滑移,是的话抱闸抱住,给马达施加轻微不足的标准转矩值;否则生成休止故障反映抱闸力严重不足,需人为清除故障方可运行;
(5)判断电梯是否发生滑移,是的话生成提示性错误反映抱闸力量轻微不足,可正常运行;否则结束本次侦测运行过程。
抱闸力侦测的过程说明:
1)抱闸抱住,给马达施加一个相当较小的扭矩(抱闸力大于此扭矩时,系统可在正常情况下运行),相对于图2的第一区域。如此时马达会转动,说明抱闸力严重不足,系统不应再工作。所以生成休止故障反映抱闸力严重不足,需人为清除故障方可运行;如此时马达不会转动,说明抱闸力满足正常情况下的运行,进入下一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大电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72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支点双车翻车机
- 下一篇:环保型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