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聚乙烯醇纤维制备超吸水纤维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6782.9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0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靳向煜;章倩;吴海波;王富军;殷保璞;章悦庭;陈涵;胡炜;汪小颖;屠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3/192 | 分类号: | D06M13/192;D06M10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醇 纤维 制备 吸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纤维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聚乙烯醇纤维制备超吸水纤维的方法
背景技术
超吸水纤维是继超吸水树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纤维。该纤维能和超吸水树脂一样可吸收自身重量30-50倍的生理盐水或150倍以上的无离子水。这些水分能被保持在纤维内部,并不被挤压出来。超吸水纤维不仅具有超吸水树脂的这种吸水、保水功能,而且由于纤维直径小,通常在30μm左右,因此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水速度比树脂更快;纤维具有大的长径比,就可以和其他纤维缠绕在一起不易散落;超吸水纤维使用方便,可和其他各类纤维混纺制成纺织品或一起制成非织造布,和其他纤维一起交织制成的织物即使在吸水纤维含量较高时也非常柔软。
此外,与超吸水树脂相比较,超吸水纤维有更多优越的性能,在工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用途更为广泛,发展潜力很大。
目前,国内有关超吸水纤维及其制造方法的专利并不多,仅有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公开号为CN1407147的专利,南通中银纤维制品有限公司的公开号为CN1664189的专利,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工业大学的公开号为CN1743517和CN1743542的专利。并未见到聚乙烯醇类高吸水纤维的专利。
CN1407147专利是以丙烯酸、丙烯酸钠等丙烯酸酯一起在水溶液中聚合得到共聚物水溶液,以聚乙烯醇水溶液为芯层或皮层,经皮-芯型复合喷丝板挤出、热空气干法纺丝和热交联得到超吸水纤维。CN1664189专利是用丙烯酸系原料单体和增韧材料加水一次性投料→加压,分段控制,共聚共混→脱单体脱泡→挤出喷丝→流变态拉伸→固化成型→热交联处理→超吸水纤维。CN1743542专利的超吸水纤维是以丙烯酸系单体和聚乙烯醇、潜交联剂溶液一步聚合法直接制备共混聚合物溶液,经干法纺丝纺制纤维后热交联处理后制得。
CN1743517专利是用丙烯腈及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单体和潜交联剂一起聚合得共聚丙烯腈溶液,经湿法纺丝拉伸得共聚丙烯腈纤维,再经热交联,适当碱性水解和弱酸洗涤后,脱水,干燥制得超吸水纤维。
日本有关聚乙烯醇高吸水纤维的专利有特开平2004-293022的聚乙烯醇吸水纤维是聚乙烯醇溶解在DMSO溶剂中,用甲醇做凝固浴纺丝,再经架桥剂(交联剂)聚丙烯酸等后处理交联成吸水纤维。特开平07-189023是聚乙烯醇溶解在水中,用常规凝固浴纺丝,再经磷酸、磷酸铵、硫酸铵、硫酸钛或有机架桥剂羟甲基化合物、环氧化合物,异氰酸基化合物、醛基化合物交联剂后处理而成。
但是上述方法中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不高,由于丙烯酸甲酯等原料成本较高,生产中极易挥发污染环境,需要耗费大量的化学试剂。
我们在《一种超吸水聚乙烯醇纤维及其制造》专利申请中提供了以含交联剂的聚乙烯醇溶液为纺丝原液经干法纺丝和热处理得到聚乙烯醇超吸水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产品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吸潮结块、易于保存。
本发明是我们在高吸水改性PVA树脂制取的基础上创造改进的。见《高吸水改性PVA的制取及性能》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88年5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聚乙烯醇纤维制备超吸水纤维的方法。该方法生产工艺简便,设备投资少,容易规模化生产,制得的纤维具有较强的吸水性。
本发明的一种用聚乙烯醇纤维制备超吸水纤维的方法,包括:
(1)将5~15g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放入50~100g含有马来酸酐的有机溶剂中,在温度50~100℃时,经马来酸酐酯化1~5小时;
(2)酯化后的纤维经碱溶液处理,洗涤、干燥。
所述的聚乙烯醇纤维是低温水溶性的。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氧六环或乙酸丁酯。
所述的马来酸酐在有机溶剂中的重量百分浓度为5~25%,马来酸酐的有机溶剂和聚乙烯醇纤维的重量比是5∶1~10∶1。
所述的碱溶液处理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的甲醇或乙醇溶液中进行,碱处理后的纤维是在甲醇或乙醇中洗涤,在低于95℃下干燥。
所述的超吸水纤维可吸收自身重量150倍以上的无离子水或35倍以上的生理盐水。
本发明创新之处在于采用现成的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为原料,利用马来酸酐的酯化接枝在原有聚乙烯醇纤维内的分子链上引入羧基,以增加纤维的亲水性能,使纤维吸收大量的水而不溶解于水,同时产生交联,因此制得的产品比单一交联的聚乙烯醇纤维有更好的水中膨润性。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6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