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浓度印染污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35608.2 | 申请日: | 2008-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9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 发明(设计)人: | 周桂生;周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百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 炜 |
| 地址: | 201318上海市南汇区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浓度 印染 污水 处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浓度印染污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纺织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纺织企业在生产同时亦产生大量高浓度印染 污水。这些污水排放到江、河、湖、泊,造成严重的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给人 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根据2007年印染行业年会时公布的437亿米布匹的生产总量来看,如果按照每 百米允许排放2立方污水的工业标准计算,那么至少将产生8.74亿方污水,而实际 产生的污水量则远远高于这个标准,所以印染污水治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印染污水治理因其生产工艺中使用的原料、助剂和工艺千变万化(特别是阳离子 染料、硫化染料、PVA(聚乙烯醇)浆料等对微生物生长有抑制作用,影响了污水处 理的效果),而且每年全国排放的印染污水绝对总量和相对总量都非常大,而成为无 数业内人士为之潜心研究的课题。从工艺上看,无论是传统的A2/O(厌氧·兼氧·好 氧)工艺也好,还是改良的倒置A2/O工艺也好,都因为工艺的缺陷以及设备的落后 而无法保证污水治理的稳定达标,更谈不上中水回用、削减污泥、降低能耗,在很 大程度上增加了节能减排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的困难程度。
目前众多印染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的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充氧设 备氧的利用率和转移率低;2.厌氧污泥进入好氧工段影响好氧处理效果;3.各池内实 际停留时间因水的走向以及水深等因素而不足。
现有技术的污水处理系统中,一般都设有调节池、厌氧池、生化池以及二沉池, 但一般设计单位设计的调节池多采用一个容积较大的池子,让水体中的较大的SS (悬浮物)通过物理沉淀的方式沉积下来。但是久而久之,污泥大量沉积,导致调 节池的实际容积大幅度的减少,必须定期对池中污泥进行清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 物力。而其他设计单位设计的厌氧池多采用一个空池子,没有搅拌装置对池中泥水 进行充分搅和,因此厌氧泥多沉积于池底。而厌氧菌是一个吸附、生活在厌氧污泥 中,以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为生的微生物类群,因此若无很好的搅拌装置,厌氧菌的 作用将大打折扣。为了使污水从进口到出口不处于一种静态,也有很多设计单位采 用了叶轮搅拌(缺点:耗能较大)或者是脉冲装置(缺点:瞬间作用、方向固定) 等手段,但是池四周仍然会产生死角,造成厌氧污泥在某些地方大量沉积。同时, 由于污水从进口到出口基本是直进直出,停留时间比设计停留时间短,未能充分发 挥厌氧作用。
由于在各印染污水治理运行中产生各种技术问题造成污水治理效果不稳定,造 成严重排放不达标,同时,运行费用高,包括耗电、耗药,所以为了达到真正的节 能减排实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理 效果稳定,排放达标,运行费用低,耗电省,耗药省,节能环保的高浓度印染污水 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高浓度印染污水的处理系统,其 特征在于,由污水入口至清水出口依次为调节池、厌氧池、初沉池、生化池以及二沉 池,所述初沉池的污泥出口连接污泥池,其中:
所述调节池的池内设置至少二个DH-HSQ高浓度生化曝气器(根据水量不同定具 体个数);使调节池中的SS(悬浮物)始终保持悬浮状态,污泥不会囤积,从而使水 泵的运转保持正常;
所述厌氧池设有能增加污水停留时间的折流式结构,并在池中按比例设置能实 现池内污水向各个方向运动的高浓度厌氧搅拌发生器;通过文丘里管的负压吸水作 用,将表层带有大量光合菌的污水打入池底;并依靠搅拌发生器下部支管强大的喷 射能力,实现池内污水向各个方向运动;
所述初沉池设有能以“打回流”的方式将水解厌氧泥水分离,并使较澄清水(上 清液)进入生化池的打回流式结构,即池壁上设有用于“打回流”的钢管,能根据 厌氧池泥量,抽取初沉池中各泥斗中的污泥打回厌氧池或排入污泥池;从而降低了 进生化池的污水冲击负荷,保证生化池中的溶解氧的水平;
所述生化池内设置能迫使污水在池内向着各个方向运动的隔墙和高浓度生化曝 气器;
所述二沉池设有能以“打回流”的方式将各泥斗中污泥全部抽回生化池的打回 流式结构;所以经泥水分离后沉积在池底泥斗中的污泥每天可定时全部打回流至生 化池中,而不排泥到污泥池中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百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百峰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56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测定枸杞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 下一篇:检测氮化硼纯度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