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4962.3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6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孙荣阁;徐亮;刘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9 | 分类号: | G02F1/139;G02F1/1343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璧华 |
地址: | 200233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取向 模式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尤其涉及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CD)以其能耗低、轻薄化的优势,在平板显示器件中占取了重要地位。液晶显示装置通常由背光模块、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填充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构成,液晶层由液晶分子组成,第二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包含多个像素区域,其内设置有薄膜晶体管(TFT)以及像素电极,薄膜晶体管充当开关元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内侧上形成有配向膜,对液晶分子进行配向;外侧设置有偏光板。
对于大尺寸的LCD,广视角技术在应用上也得到了普及。在广视角技术中,垂直取向显示(VA)模式拥有高穿透率、高对比度和快速的响应速度,因而应用较为广泛。
对VA模式的LCD,所采用的液晶为负型液晶。为了触发液晶分子在电压施加以后发生取向偏转,VA模式的LCD一般在第一基板111和第二基板112上采用了配向突起(protrusion)115或者透明电极沟槽(ITO slit)116结构。VA型配向膜的作用使液晶分子114a在不加电压的情况下呈现垂直于基板111和112表面的方向排列,背光源射出的光经过下偏光板后成为线偏振光,通过液晶层114时,由于没有双折射效应,偏振方向不发生改变,而无法穿过上偏光板,表现出黑态,如图1所示。而当液晶层114的两侧加上电压以后,液晶分子114a的取向发生偏转,通过控制液晶层114两侧的电压就可以控制液晶分子114a的取向偏转角度,从而实现对透射光的强弱的调制,如图2所示。
对传统的VA模式LCD,由于液晶分子的取向具有方向性,在颜色的表现上具有方向依存性,如图3和图4所示,即正视角方向和斜视角方向所表现的颜色不一致,从而影响视角范围和画面质量。该现象发生的原因是液晶分子为各向异性物质,在不同的观察视角下,液晶层对不同波长的选择透过率不同,导致色差的出现。
为改善VA模式显示的色差,2005年,三星公司提出电容耦合和双TFT的S-PVA模式。电容耦合的方法是将一个子像素分成两个部分,利用电容耦合,使两个部分产生不同的驱动电压,从而形成8畴显示。双TFT S-PVA模式是加倍栅极(gate)线或数据(Data)线的数目,采用两个TFT,分别驱动子像素中被分成不同面积的两个区域,实现8畴显示。8畴显示的效果表现为两个区域的效果综合,从而使斜视角方向的色差得到改善。电容耦合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改善色差,但其耦合电容两端易聚集电荷,引起残像的发生,影响显示效果。而双TFT S-PVA模式需制作两个TFT器件,且加倍gate或Data线的数目,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制造良率,也增加了驱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改善色差的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且易于制作,不增加驱动成本,不降低制造良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一液晶层,填充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所述第一基板上形成有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有共用电极;所述像素电极或共用电极上形成有沟槽或突起;其中像素电极或共用电极上形成有与所述沟槽或突起交错相对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具有第一高度,所述第二突起具有第二高度,第一高度高于第二高度,所述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间隔排列。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可呈条列状间隔排列。
本发明的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制作不同高度的突起,利用不同高度的配向突起对液晶分子不同的控制能力,使液晶分子展现不同的状态,从而实现8畴显示,达到改善色差的目的。与三星公司的电容耦合和双TFT的Super-PVA模式相比,本发明易于实现,且不增加制造工序,不需增加栅极线或数据线的数目,因此不降低制造良率,也不增加驱动成本,在不影响其它光学特性的基础上改善了色差。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现有垂直取向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在不加电状态下,液晶分子取向示意图;
图2为现有垂直取向模式液晶显示装置在加电状态下,液晶分子取向示意图;
图3为现有VA模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子像素示意图;
图4为图3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子像素示意图;
图6为图5沿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4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