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氮除磷的复合式生物滴滤池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4883.2 | 申请日: | 200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雷;张选军;苏鸿洋;周雪飞;赵建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生物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脱氮除磷的复合式生物滴滤池。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城镇的污水处理率很低,大部分生活及生产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水体严重污染,同时随着我国城镇用水量和排水量不断增加,以好氧活性污泥法为主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表现出虽然污染物去除率高,但占地面积大、基础投资及运行费用高等缺点,致使许多污水处理厂难以筹资兴建或因成本高而难以维持运转。
生物滤池是在污水处理领域中,作为一种有机污水的好氧处理技术发展起来的,其原理是使净化微生物附着在固定的载体(填料)上,污水从上部向下散布,在其流经滤料表而的过程中,通过有机营养物的吸附,氧向生物膜内部的扩散以及生物氧化等作用,对污染物质进行分解。它具有对原污水水质、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能;不需要进行在活性污泥法运行中所必须从事的繁琐的污泥管理等优点。随着新型处理工艺和新型填料的出现,生物滤池作为一种优良的好氧生物处理技术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我国在研究开发城镇污水处理绿色技术和工程运用方而也已取得一些重要进展,比如有厌氧-好氧高负荷生物滤池、组合曝气生物滤池、蚯蚓生态滤池、组合式人工生态废水处理装置等。但是这些工艺目前在有效去除COD时,对氨氮和磷的去除效果不佳。
生物滴滤池是生物滤池的一种,传统生物滴滤池的需氧是通过滤床自然拔风达到目的的,自然拔风的推动力则是池内温度与气温之差,以及滤池的高度。因此与其它好氧污水处理工艺相比,不需要风机曝气,这样就有效地降低能耗。但是目前传统的生物滴滤池不能有效的去除磷,同时由于村镇污水的水量极不均运,出现较长时间停水的情况,污泥出现厌氧化儿导致产生臭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氮除磷的复合式生物滴滤池。
本发明提出的脱氮除磷的复合式生物滴滤池,该生物滴滤池由滴滤池池壁14围成的圆筒形结构,顶部为全敞开式的,其内部自上而下由布水区、填料层和集水区组成,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其中,
布水区由滚轮8、旋转布水器9、进水管10、配水管11、喷水雾化器12、轨道13组成,进水管10的一端连接旋转布水器9,旋转布水器9连接配水管11,配水管11上设有出水孔,喷水雾化器12位于配水管11下方,且配水管11的出水孔对准喷水雾化器12,喷水雾化器2连接滚轮8,滚轮8位于轨道13上;
填料层内垂直叠放有五层格子框架26,格子框架26将填料层分割成网格状结构,使填料层自下而上依次被分成沙石层5、钢渣复合填料层4、石膏填料层3、木屑填料层2、焦炭层1;
集水区由集水槽6、出水管7、集水板组成,集水槽6位于滴滤池的底部,出水管7连接集水槽6。
本发明中,相邻的格子框架26之间设有1-2cm的距离。
本发明中,滴滤池池壁14底部设有支撑柱16。
本发明中,滴滤池池壁14设有拉修门18,用以观察内部填料挂膜等情况。
本发明中,集炭层1与木屑填料层2之间设有第一、第二层集水/布水板20,集水/布水板20上设有集水/布水孔23,集水/布水孔22的直径为2cm。
本发明中,石膏层3与钢渣复合填料层4之间设有第三、第四层集水/布水板21,集水/布水板21上设有集水/布水孔24,集水/布水孔24的直径为4cm。
本发明中,沙石层5底部设有集水/布水板22,集水/布水板22上设有集水/布水孔25,集水/布水孔25的直径为10cm。
本发明中,填料层顶部设有纱窗布15。
本发明中,生物滴滤池的底部设有通风口19,通过通风口19与大气连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反应器中采用钢渣复合填料和石膏填料,能够有效地去除磷污染,确保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
2本装置填料分层盛于格子框架中,因此填料完全独立,可以单独的对填料进行拆卸,可对堵塞淤积段有针对性地反冲洗,从而控制生物膜的生长和脱落;
3不同填料层之间有一定的高度差,水流通过这段距离时是逐滴下落;即增加了供氧的效果,又在滴入下层填料时产生水滴飞溅,从而使布水更加均匀,从而即实现多级配水,改善水流效果,又出现多级好氧/厌氧段,在较低有机负荷、适宜温度下可以有效去除生活废水中的COD、氨氮、总氮和总磷;
4填料之间有较大的空隙,保证空气能在反应器内有效地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48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