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并口的FLASH存储器在线编程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34859.9 | 申请日: | 2008-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5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 发明(设计)人: | 胡剑凌;龙沪强;孙雁飞;陈颖琪;孙鸣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1C16/10 | 分类号: | G11C16/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并口 flash 存储器 在线 编程 方法 | ||
1、一种基于并口的FLASH存储器在线编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专用并口管脚定义建立的数据通信协议,通过并口发送数据,利用异步FIFO接收从PC端传来的数据,并在状态机的控制下,经过格式转化写入FLASH存储器,并进行数据校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并口的FLASH存储器在线编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三个步骤,即基于PC通用并口的数据发送,应用于缓冲接口部分和目标器件的数据接收,以及数据校验,其中:
所述基于PC通用并口的数据发送步骤包括:
基于在线编程FLASH专用管脚定义,建立新的并口收发通信协议;
访问PC并口的通用寄存器,获取并口信号的状态;和,
响应并口信号状态,自适应速度调整,适时将本地文件所读取到的数据写入到通用并口的数据寄存器中,并以8位宽的基本格式发送;
所述应用于缓冲接口部分和目标器件的数据接收步骤包括:
响应数据流程的状态机制,自适应调整接受目标板上的时钟,并采用异步FIFO作为高速数据的缓冲,实时接收并口传送来的数据;和,
FLASH型号的自匹配检测,完成数据格式的基本转换,将转换后的数据写入所需编程的目标器件,即FLASH存储器;
所述数据校验步骤包括:
将FLASH存储器中的数据读回到PC机;和,
将读回的数据与PC本地数据进行比对,纠正错误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并口的FLASH存储器在线编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于在线编程FLASH专用管脚定义包括:
数据收发管脚,用于实现PC并口和接收目标器件之间交换数据的链接作用,并口发送数据主要用在对FLASH存储器进行在线编程的过程中,而接收数据则用于读取FLASH中的数据进行数据校验的过程中,发送数据采用8bit宽度形式并行方式,接收数据采用2bit并行的方式;
状态检测管脚,用于PC端检测目标板的状态,在线编程系统检测当前的操作是否已经执行完毕,可进入下一操作,对应的检测信号为BUSY,系统采用两个异步的FIFO分别用于读和写FLASH的过程中,异步FIFO是否为满或者空,这两个信号是选择数据发送的时机,保证数据能够正确地被FIFO接收或从FIFO读取的依据;
命令控制管脚,用于PC端将操作命令传送给目标板,使之执行相应的操作;命令控制管脚包括PC端括并口收发数据的控制时钟信号管脚ppCLK,整个系统的复位信号管脚RESET,以及系统操作命令的选择信号管脚CMD,系统运行的时候,需要选择当前进行的操作,根据操作类型的数量确定控制信号的长度,对FLASH在线编程的系统至少要包含读取、写入、擦除、校验四种操作,需要至少2bit数据进行标识,定义CMD[1..0]用来选择操作命令。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并口的FLASH存储器在线编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于PC通用并口的数据发送步骤进一步包括:基于在线编程专用并口管脚的定义建立PC并口和目标板之间的数据通信协议,将数据从本地经过PC并口送到接收端,所述数据通信协议包含数据发送协议和数据接收协议,其中,所述数据发送协议用于FLASH存储器的在线编程过程,所述数据接收协议用于读取FLASH存储器内容的过程,在线编程系统复位之后,根据CMD控制信号判断当前处于何种操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并口的FLASH存储器在线编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数据接收协议中,操作命令为读,系统通过检测BUSY管脚,来确定当前系统处于等待状态还是可执行下一步的操作,当BUSY信号为低时,系统检测相关FIFO的状态是否为空,如果FIFO为空,则空转等待,直到FIFO变为非空状态,然后读取2bit数据到并口的数据寄存器当中,相应的数据地址加1,直到读到末地址为止;
所述数据发送协议中,操作命令为写,系统通过检测BUSY管脚,来确定当前系统处于等待状态还是可执行下一步的操作,当BUSY信号为低时,系统检测相关FIFO的状态是否为满,如果FIFO为满,则空转等待,直到数据从FIFO中取走、FIFO变为非满状态,然后从并口的数据寄存器中读取8bit数据到FIFO中,数据地址加1,直到读到末地址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485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