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斜管沉淀池改造成的污泥回流沉淀池及其改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810034681.8 | 申请日: | 2008-03-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9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 发明(设计)人: | 沈裘昌;许嘉炯;雷挺;郑毓佩;郑国兴;芮旻;汤剑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浩东;陈颖洁 |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淀 造成 污泥 回流 及其 改造 方法 | ||
1.一种由斜管沉淀池改造成的污泥回流沉淀池,包括主池体,主池体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主池体由上部反应区、过渡区、斜管出水区和排泥区组成,排泥区与排泥管连通,其特征在于上部反应区设置混合区和提升絮凝区,混合区内设有混合搅拌机,提升絮凝区内设有提升搅拌机及附属不锈钢筒体,过滤区与斜管出水区之间加设挡板系统,排泥区设推流式浓缩刮泥机,排泥管外接污泥回流管至进水管,该污泥回流管设有污泥回流泵,该污泥回流管还与外界连通,并在进水管和主池体内均设药剂投加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回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该药剂添加点包括设在进水管的预臭氧投加点,高锰酸钾投加点和混凝剂投加点,主池体内部提升絮凝区内设活性炭投加点,硅藻土投加点,混合搅拌区内及污泥回流管设PAM投加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回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混合搅拌区和提升絮凝区内设曝气管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回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提升搅拌机和污泥回流泵均与变频电机连接。
5、一种由斜管沉淀池改造污泥回流沉淀池的改造方法,该斜管沉淀池包括主池体,主池体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主池体由上部反应区、过渡区、斜管出水区和排泥区组成,反应区内设网格和隔墙等反应设施,斜管出水区设塑料斜管和不锈钢出水矩形槽,排泥区设有排泥斗,排泥斗与排泥管连通,排泥管与上部反应区相连,出水管与不锈钢出水矩形槽相连,其特征在于该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上部反应区内的网格和隔墙清除,并将排泥区的排泥斗整至底部齐平;B、在上部反应区设置混合区和提升絮凝区,混合区内设有混合搅拌机,提升絮凝区内设有提升搅拌机及附属不锈钢筒体;过滤区与斜管出水区之间加设挡板系统;排泥区设推流式浓缩刮泥机,排泥管外接污泥回流管连接至进水管,该污泥回流管设污泥回流泵,该污泥回流管还与外界连通;C、在进水管和主池体内分别设药剂投加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药剂添加点包括设在进水管的预臭氧投加点,高锰酸钾投加点和混凝剂投加点,主池体内部提升絮凝区内设活性炭投加点,硅藻土投加点,混合搅拌区内及污泥回流管设PAM投加点。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改造方法还包括在混合搅拌区和提升絮凝区内设曝气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46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防盗系统及一种电动车防盗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带有辅助轮的独轮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