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碳减排和综合利用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34466.8 | 申请日: | 2008-03-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077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 发明(设计)人: | 于遵宏;王亦飞;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磊 |
| 主分类号: | B01J15/00 | 分类号: | B01J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237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综合利用 方法 | ||
1.二氧化碳减排和综合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氨气与湿土壤接触,使其氨化,生成NH4OH,获得氨化土壤;
(2)将二氧化碳与氨化土壤接触,使其碳化,获得NH4HCO3,固定于土壤中;
所说的湿土壤中,水的重量含量为干基土壤重量的5~8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湿土壤中,水的重量含量为干基土壤重量的15~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氨气的用量使生成的NH4OH的重量含量为干基土壤重量的10~17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氨气与湿土壤接触时,氨气的线速度为0.001~0.0005米/秒,接触时间为0.1~1.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碳与氨化土壤接触时,二氧化碳的线速度为0.001~0.0005米/秒,接触时间为0.1~1.0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二氧化碳采用来自工业装置排放捕集的二氧化碳。
7.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方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置于土壤(3)表层下0.3~0.6米处的设有氨分布孔(101)的氨分布管(1);
置于土壤(3)表层下0.3~0.6米处的设有二氧化碳分布孔(201)的二氧化碳分布管(2);
与所说的氨分布管(1)相连通的并向上延伸至土壤表面的氨连通管(102);
与所说的二氧化碳分布管(2)相连通的并向上延伸至土壤表面的二氧化碳连通管(20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氨分布孔(101)设置在氨分布管(1)的两侧和/或底部,其形状为内大外小的锐孔,其夹角为30~60°;所说的二氧化碳分布孔(201)设置在所述二氧化碳分布管(2)的两侧和/或底部,其形状为内大外小的锐孔,其夹角为30~60°。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氨连通管(102)上设有氨节流阀(103),在所说的二氧化碳连通管(202)上设有二氧化碳节流阀(2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磊,未经于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44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容积自动冷压机的自动装料和脱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超声波足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