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空气净化及自洁功能的混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3807.X | 申请日: | 2008-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0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杰;冀振龙;于国伦;邢绍文;韩涛;曹卫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杰;冀振龙;于国伦;邢绍文;韩涛;曹卫承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04;B01J2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012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空气净化 功能 混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备空气净化及自洁功能的混合物涉及一种混合物以及 该混合物的用途和使用方法,本发明是针对环境、能源领域的突出问 题,针对传统道路声屏障结构特性及道路环境质量,提出在声屏障屏 体表面喷涂一种混合物,从而在保证声屏障降噪效果的同时对道路车 辆排放的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有害气体有明显净化功能。
技术背景
目前解决道路噪声污染的主要措施是沿路修建声屏障,我国在声 屏障的设计和施工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 验。许多地区在声屏障建造中,除要求满足声学要求外,还特别注重 屏障的造型与色彩等设计,并因地制宜地建造了很多透明景观型声屏 障。目前在许多地区已有各式各样新颖美观的声屏障屹立于公路两 侧,但是一方面国内声屏障建设总长度占公路总长度的比率相对发达 国家还很低,另一方面,迄今为止,所有建设的声屏障均没有空气净 化及自洁等其它功能,且其所用材料仅限于传统的吸/隔声材料。
在当今世界性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重视的情况 下,利用纳米材料进行环境治理已经成为各国高科技竞争中的一个热 点。在纳米光催化方面日本、美国等国家均投入巨资开展研究与开发 工作,并大力推动其产业化,目前已有多种产品出现,其中TiO2作 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受到高度重视。在继Fujishima等有关TiO2单晶 电极上光解水的报道之后,1977年Frank等人利用半导体材料对污染 物进行光催化降解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从此半导体多相光催化作为 一个崭新的领域得到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具有多相光催化性能的半 导体包括WO3、TiO2、CdS、ZnS、ZnO、Fe2O3、CdSe等,其中的 TiO2由于具有抗化学和光腐蚀、性能稳定、无毒、催化活性高、价廉 等优点而最受重视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空气净化方面,解决空气污染主要有物理吸附法(活性炭)、臭 氧净化法、静电除尘法、负氧离子净化法等,但是这些方法自身都有 着难以克服的弊端,所以一直难以大范围地推广使用。与其相比,利 用纳米光催化TiO2净化空气则有如下优点:降解有机物的最终产物 是CO2和H2O,没有其它毒副产物出现,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纳米微 粒的量子尺寸效应可促进半导体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提高;纳米材料 比表面积很大,增强了半导体光催化剂去除有机污染物的能力,有望 成为新世纪环境友好与环境修复的理想材料。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 速,城市机动车排污负荷的大幅度增加直接影响到城市声环境及大气 环境质量。按排污系数和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可知,车辆排气对环境 影响以NOx最大,其次是CO,THC较小,分担率分别为86.6%、 12.3%和1.2%。另据初步结算,我国有近4000万人受到公路交通噪 声影响,其中近3000万人生活在高于70dB的噪声严重污染的环境 中。机动车排放噪声及废气造成的污染将成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 一。
然而,通常的废气处理方法均具有处理不彻底,成本高,存在二 次污染或普适性差的问题。半导体多相光催化法所用二氧化钛无毒、 廉价易得、耐光腐蚀与化学腐蚀,光活性较强,因而受到广泛关注。 在适宜的条件下,二氧化钛光催化能无选择性地将气-固界面中的难 以化学氧化分解的“三致”有机物彻底矿化为CO2、水和无机酸,且无 二次污染,也可以氧化无机空气污染物、杀灭有害菌。另一方面,现 有的声屏障均没有考虑空气净化及自洁功能,此外,由于声屏障基本 紧邻城市主干道建设,不易清洁维护,特别是对于透明型声屏障,其 大多采用夹胶玻璃、PC板等等,表面附着污染物后将严重影响声屏 障的景观效果。将TiO2空气净化功能附加在道路声屏障上,从而在保 证声屏障降噪效果的同时可对道路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有 害气体起到明显净化功能,同时可提高声屏障的自洁功能。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空气净化及自洁功能的混合 物。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混合物的用途。
以及,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混合物的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杰;冀振龙;于国伦;邢绍文;韩涛;曹卫承,未经吴杰;冀振龙;于国伦;邢绍文;韩涛;曹卫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38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动吸尘的环保冲击电钻
- 下一篇:一种玉米收获机摘穗台的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