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纱并条牵伸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3646.4 | 申请日: | 2008-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5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郁崇文;王新厚;汪军;孙见原;龚以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5/22 | 分类号: | D01H5/22;D01H5/30;D01H5/46;D01H5/74;D01H5/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纺纱 并条 牵伸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纺纱并条牵伸机构。
背景技术
并条是纺纱中的一个主要工序,它是将多根纤维条并合在一起,经过牵伸后形成一个新的条子,以满足后道加工的要求。牵伸中的主要问题是必须在牵伸过程中较好地控制纤维运动,以提高输出条子的均匀度, 同时,也可以提高牵伸倍数,以提高牵伸的生产效率。
由于纤维的性能(主要是长度)不同,其所采用的并条机也有所不同。在现有的纺纱系统中,棉纺主要采用罗拉式并条机;而在毛纺、麻纺和绢纺中,由于它们的纤维长度长且长度整齐度差,所以,为控制纤维运动,提高出条的质量,均采用针板式并条机即针梳机。
棉纺中的罗拉式并条机,通常由三对罗拉组成,有前、后两个牵伸区,前区有压力棒,可以有利于控制牵伸过程中的纤维运动,保证较大的牵伸倍数,但其后区为简单的罗拉牵伸,即,没有控制纤维运动的装置,所以,后区的牵伸倍数不能太高,通常在1.2-1.8,否则影响出条的均匀度。
毛纺、麻纺和绢纺的针梳机,是由两对罗拉组成一个牵伸区,其中有多块针板,帮助控制牵伸中纤维的运动,以提高牵伸后条子的均匀度。
现有的并条机的问题是:通用性不强,加工棉型和毛型纤维必须采用不同的机器;速度调整范围小,输出速度都在200~800m/min,尤其是用作试验纺纱时,输出速度太高,易造成原料浪费,不能满足小批量、多品种的试验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纺纱并条牵伸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用性差,无法适应试验和小批量成产需要的缺陷。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纱并条牵伸机构,包括有罗拉牵伸装置A,所述的罗拉牵伸装置A由三组罗拉、皮辊对组成的两个牵伸区I、II构成,所述的牵伸机构还包括有压力棒B。
所述的前、中、后罗拉的直径d1、d2、d3均为35mm,所述的前、中、后皮辊的D1、D2、D3直径均为38mm~40mm。
所述的中、后罗拉组成后牵伸区I,其罗拉中心距L1在40mm~120mm范围内调节,牵伸倍数为1.2-4,前、中罗拉组成前牵伸区II,其罗拉中心距L2在40mm~110mm范围内调节。
所述的前皮辊上的加压P1、中皮辊上的加压P2和后皮辊上的加压P3在400N~2000N范围内调节。
所述的纺纱并条牵伸机构上的出条C的速度为30m/min~300m/min.
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后牵伸区加装了一个压力棒,增强了在后区牵伸过程中对纤维运动的控制,从而使后区的牵伸倍数可以增加一倍以上,提高了牵伸效率。
同时,将后牵伸区和前牵伸区的罗拉中心距调节范围大大增加,保证了毛、麻、绢型纤维的顺利加工。
此外,本发明还将皮辊的加压大大增加,使本机还可以具有牵切机的功能,即,可以将条子中的纤维拉断成所需要的长度,这可以保证牵伸时的握持力大于牵伸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对长纤维的顺利牵伸。
由于本发明是特别考虑到试验的使用,所以其出条速度可在30~300m/min的大范围中进行调整,以满足各种加工以及试验中参数调整的需要,并避免原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36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茶黄粑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利用图形操作设定的输入/输出模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