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持冰鲜篮子鱼体色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32844.9 | 申请日: | 2008-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1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 发明(设计)人: | 赵峰;张涛;庄平;章龙珍;刘鉴毅;冯广朋;黄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23B4/00 | 分类号: | A23B4/00;A23B4/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欧阳俊立 |
| 地址: | 2000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持 篮子 鱼体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品贮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篮子鱼属于鲈形目,篮子鱼科,篮子鱼属,是一种广盐性的小型鱼类,由于其肉质细嫩,无肌间刺,深受我国广东、福建、港台一带人民所喜爱,东南亚各国的需求量也很大。正常生活状态下篮子鱼的体色为淡黄绿色,背部较深,腹部浅。在篮子鱼捕捞时,一旦离开养殖水体其体色就会发生改变,5~10分钟以内局部或全部变为暗黑色。其体色的变化影响了客户的接受度,直接对其销售产生重要的影响。
鱼类体色的变化主要是由外部环境和自身生理特性所决定的,且两者是相互联系的。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其自身进行相应的适应性调节。目前,国内外对养殖及观赏鱼类体色变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颜色变化的机理研究,二是在机理研究指导下的改善体色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多见于在饲料中添加不同物质进行改善体色。然而,对于涉及控制冰鲜篮子鱼体色的研究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保持冰鲜篮子鱼在制备(冰鲜装箱)和运输过程中体色不发生变化,提高篮子鱼的市场接受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选取圆柱形容器,加入海水和冰,其比例为2∶1,制成冰水混合物;然后,放入鲜活篮子鱼40~50kg,容器上方用海水浸湿的编识物盖严;每隔3~5分钟,对容器内篮子鱼进行搅动,搅动30~40分钟;经过此步骤篮子鱼的体色会保持为淡灰绿色;在装箱用的塑料泡沫箱底层加入2~3cm厚的碎冰,然后将经过以上步骤处理的篮子鱼捞出,装箱,然后加入碎冰块覆盖,封箱;将经过以上处理的冰鲜篮子鱼装入厢式冷藏运输车,运输过程中避免吹风,且在6小时以内运达冰库,然后在冰库进行冷冻,分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措施处理的冰鲜篮子鱼,其体色可以保持淡灰绿色不变,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目前,一般篮子鱼起捕后5-10分钟内,体色往往全部或局部变为暗黑色,其市场售价在每公斤10~20元,且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后,由于其体色暗黑很难让当地消费者接受)。经过本发明处理的篮子鱼,可以运往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而保持淡灰绿体色,受到当地市场的欢迎,市场售价是不经过处理篮子鱼的5倍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第一步,选取100 L的圆柱形容器,加入海水和冰,其比例为2∶1,制成冰水混合物;然后,放入鲜活篮子鱼40~50kg,容器上方用海水浸湿的编织物如麻袋、草包、草垫盖严。
第二步,每隔3~5分钟,对容器内篮子鱼进行搅动,搅动30~40分钟。经过此步骤篮子鱼的体色会保持为淡灰绿色,且身体全部保持颜色基本均匀。
第三步,取塑料泡沫箱(规格57×38×34cm)在底层加入2~3cm厚的碎冰,然后将经过第二步处理的篮子鱼捞出,装箱(每箱10~15公斤),然后加入碎冰块覆盖,封箱。
第四步,将经过第三步处理的冰鲜篮子鱼装入厢式冷藏运输车,运输过程中避免吹风,且在6小时以内运达冰库。然后在冰库进行冷冻,分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优势在于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措施处理的冰鲜篮子鱼,其体色基本保持淡灰绿色,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经过本发明处理的篮子鱼,可以运往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而保持体淡灰绿色不变,受到当地市场的欢迎,市场售价是不经过处理篮子鱼的5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28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