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饮用超轻水的生产装置和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32767.7 | 申请日: | 2008-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4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史育才;史尔勇;朱均裕;侯惠奇;何坚;卓越;郭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善若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52;C02F1/28;C02F1/68;C02F1/7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 地址: | 20043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用 轻水 生产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饮用超轻水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由预处理系统、低氘活化系统、综合过滤系统、矿质调节系统和臭氧杀菌系统依次连接组成,其中:
预处理系统(1)由水力循环澄清池和快滤池串联组成;水力循环澄清池中加入有聚合氯化铝作为沉淀剂,快滤池自下而上依次为35-45cm厚度的卵石层,3-8cm厚度的石英砂层,90-150cm厚度的活性炭,活性炭粒径为0.2-1.5mm;快滤池配备有丰字形多叉穿孔管配水系统,预处理系统通过引流管与低氘活化系统连接;
低氘活化系统(3)由高温反应蒸汽锅炉(4)、真空精馏塔(5)和高速离心分离器(6)构成,高温反应蒸汽锅炉(4)通过蒸汽导管(14)与真空精馏塔(5)下部的液相区(17)连通;真空精馏塔(5)内径为0.5-1.8m,高度为30-80m,自上而上为真空缓冲区(19)、气相区(18)、液相区(17)和浓缩区(20);4个区的高度依次为0.5-2.2m,22.5-60m,2.5-8m,4-12m;气相区(18)和液相区(17)安装有铜质波纹板(16);真空精馏塔(5)设有真空调节器(22);真空精馏塔(5)底部的浓缩区(20)下部通过导流管(15)与高温反应蒸汽锅炉(4)连接,以形成循环;真空精馏塔(5)顶部的真空缓冲区(19)处通过气体导管(23)与高速离心分离器(6)连接;高速离心分离器(6)通过出水引流管(24)与综合过滤系统(7)相连;
综合过滤系统(7)采用大型纳滤处理装置;
矿质调节系统(8)为黑耀石和麦饭石接触池,接触池自下而上依次为4-8cm厚度的粗砂、12-20cm厚度的细砂、160-200cm厚度的黑耀石和麦饭石,黑耀石与麦饭石的质量比为0.8∶1-1∶0.8;矿质调节系统(8)与臭氧杀菌系统(11)由引流管相连接;
臭氧杀菌系统(11)配有CY型臭氧发生器的密闭消毒罐,CY型臭氧发生器由自由氧发生器和汽水混合配件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用超轻水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滤处理装置内配有卷式纳滤膜5000-8000支,分成10个系列,每个系列含膜元件500-800支,膜材料采用聚乙烯醇衍生物。
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生产饮用超轻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预处理,首先由水力循环澄清池和快滤池组成的预处理系统(2)对源水进行预处理,除去源水中的大颗粒悬浮物、胶体物以及部分微量有机污染物杂质,以达到后续处理系统的进水水质要求,水力循环澄清池中的聚合氯化铝用量为处理水重量的0.001%~0.02%;快滤池中,保持水力停留时间为1.2-1.8小时;
(2)低氘活化处理,经过预处理的水由引流管进入低氘活化系统(3),控制高温反应蒸汽锅炉(4)的温度为300~800K、压力为1~5Mpa,经反应,水中的微生物、病毒和部分无机、有机污染物被消除,将液态源水转变为气态蒸汽进入真空精馏塔(5);控制真空精馏塔(5)的真空度为80~200mmHg,温度为50~100℃,使水中的部分无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分离,并在相际传质截留过程中去除部分有机物;经过精馏阶段后的源水,进入高速离心分离器(6),控制离心分离器(6)的转速为5000~30000r/min,压力为10~150bar,使水中的微生物、不溶性有机物、无机污染物和重金属被进一步去除;
(3)综合过滤处理,经低氘活化系统(3)处理后的水,由引流管进入综合过滤系统(7),控制系统压力为10~50bar,经纳滤膜装置辅助除去在低氘活化系统后可能残留的微生物、微量溶解性有机物、无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对水做进一步的净化、纯化;
(4)矿质调节处理,经过综合过滤系统(7)处理后,将水引入矿质调节系统(8),控制系统温度为25~35℃,水停留时间为1.5-2.5小时;
(5)臭氧消毒处理,最后,将水通入臭氧杀菌处理系统(11),控制臭氧量在1~2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善若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善若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27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式显微镜底光源
- 下一篇:金属管热缩防腐层自动固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