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包机落棉推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2645.8 | 申请日: | 200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兴;杨崇倡;王生泽;孙志宏;于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30B9/30 | 分类号: | B30B9/30;B30B15/30;B30B1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包机 落棉推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化纤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打包机落棉称重推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短纤维打包装置,包重精度都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它们普遍采用单个计量斗称重,当包重达到设定值后,关闭储棉箱的门,截住下落纤维的方法来控制包重精度,由于纤维下落状态是不规则的,因此无法避免在临近设定值时的冲击砸秤现象,包重精度较低。日生产100吨生产线的包重精度能达到350kg±1.5kg的包数占总包数的70~95%,日生产200吨生产线的包重精度能达到350kg±2kg的包数占总包数的70~95%。专利CN200420023712.7提出了一种将储棉箱分割成两个腔体,在一个腔体内设置翻板分棉装置的方法,将日生产100吨的打包机的动态称重精度基本稳定在95%,但是仍然只有一个计量斗,为了保证效率,不可能截住落棉,让计量斗有足够的时间在静态下称棉,因此,称重精度不可能有很大提高。
现有的打包机都是采用单个计量斗,为了保证效率,一次称量的纤维较多,有如下缺陷:
1)必须保证一定的预压缸行程,
2)在推棉装置中堆积大量的纤维,推棉时很容易发生挤棉现象;
3)纤维在固定棉箱中没有经过初压,在蓬松的状态下由预压头压入到压缩箱中,纤维中的空气没有经过初次排放,飞花现象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打包机落棉称重推棉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称重不准确,飞花多的缺陷。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包机落棉称重推棉装置,包括喂棉斗、计量斗、V型连接斗和推棉装置,纤维先由喂棉斗落入计量斗内,称好重量后经V型连接斗落入推棉装置并被初压,然后进入压缩箱,所述的喂棉斗分为A、B两个支腔,由导流翻板控制接通支腔,各个支腔下分别装有计量斗,落棉口设在B腔的上方,至少一个支腔中安装有控流翻板和送棉罗拉。
所述的推棉装置包括后推棉箱、前推棉箱、固定棉箱、预压头和预压缸,前、后推棉箱中安装有推棉头,所述的推棉头由动力机构控制绕转轴转动,纤维经过前后推棉头初步压缩并推入固定棉箱中,预压头由预压缸控制将这两斗的纤维压到压缩箱中。
所述的送棉罗拉安装在支腔的内壁右侧。
所述的送棉罗拉固定在控流翻板的活动端上。
所述的前后推棉箱可为扇形。
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喂棉斗上部设置导流翻板,将喂棉斗设成两个或多个支腔,并设置一个或多个控流板和送棉罗拉,改被动喂棉为主动喂棉。每个支腔下设一个计量斗,由导流翻板控制纤维落下进入支腔,当一个或一组计量斗称重达到预设的值时,由导流翻板控制纤维不再落入该个或该组计量斗内,使该个或该组计量斗能在静态下精确的称重;在其静态称重的同时,纤维继续落入其他的计量斗,保证喂棉的效率。在最后一次纤维计量即将达到设定包重的最后时刻,导流翻板控制纤维落入有控流翻板和送棉罗拉组成的支腔内,该支腔内的控流翻板翻起,和送棉罗拉间的空隙较小,在送棉罗拉的旋转下只有少量的纤维落入计量斗中,起到了微调重量的作用,其余的大部分纤维堆在控流翻板上方,当此包计重结束时,控流翻板放下,堆积的纤维一下落入计量斗内,开始了下一包的计重,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微调了称重精度。在多个计量斗轮流静态称棉和最后时刻微调重量的双重保障下,在不降低效率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称棉的精度,此方法包重精度达到400kg±1.5kg的包(日生产160吨生产线)占总包数的95%以上。采用多个计量斗工作,减少了每次推棉的重量,防止纤维堆积过多造成的挤棉;在固定棉箱前面增加了前推棉箱和前推棉头,形成了的活动的缓存推棉装置,可以满足推棉多次预压一次的要求,减小了预压缸行程,降低了固定棉箱的高度;两个扇形推板前后两个方向推棉,使得纤维在预压头压入压缩箱前在固定棉箱中有了初压,排挤出了大部分空气,便于预压,减少了压缩箱的飞花。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 图1中喂棉斗的剖视图;
图4 喂棉称重装置的示意图
图5 前后推棉箱及推棉头推棉示意图;
图6 预压头压棉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26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