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己基苯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2620.8 | 申请日: | 2008-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9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方云进;郭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13/72 | 分类号: | C07C13/72;C07C2/66;B01J31/02;B01J31/18;B01J3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淑章 |
地址: | 20023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己基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己基苯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由苯和环己烯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环己基苯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环己基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及添加剂。如通过氧化环己基苯可制得苯酚和环己酮;环己基苯也可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液的添加剂(CN 1632983A,CN 1430306和CN 1475038等),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及安全性能。此外,环己基苯还可用于制备液晶材料(CN1318617)。
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过苯与烷基化试剂(如环己烯、环己醇和卤代环己烷等)进行的烷基化反应制得环己基苯,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制备环己基苯的方法。
US 3,760,018和US 3,760,019公开了一种采用负载型催化剂(Me/SiO2-Al2O3,Me为金属铼、镍或钴)催化苯加氢烷基化制备环己基苯的方法(该方法实际上是把苯加氢合成环己烯与环己烯和苯发生烷基化反应合成环己基苯的两步反应合在一起),其环己基苯的选择性小于60%;US 4,268,699提供了一种使用钌和镍双金属负载催化剂的改进方法,环己基苯的选择性虽有提高,但仍不理想(环己基苯的选择性未超过82%)。
Applied Catalysis A(General 143,1996,271-281)报道了苯与环己烯在SiO2接枝AlCl3催化剂作用下进行液相烷基化的方法,其环己烯的转化率97.9%,环己基苯的选择性达到97%。但该方法存在的不足是:当所用催化剂重复使用时,烷基化反应的活性和速率明显下降。
CN 1982264A和CN 1982263A分别揭示了苯与卤代环己烷或环己醇通过烷基化反应制备环己基苯的方法,但它们存在共同的缺陷是所用烷基化试剂的价格昂贵和所用催化剂的腐蚀性较大。
综上可知,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产品(环己基苯)得率高、所用催化剂能循环使用及原料相对价廉的制备环己基苯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产品(环己基苯)得率、且所用催化剂能循环使用的制备环己基苯的方法,为大规模商业化制备环己基苯奠定基础。
本发明所说的环己基苯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步骤是: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由苯与环己烯经烷基化反应制得环己基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催化剂为咪唑类离子液体或三乙胺盐酸盐类离子液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说的咪唑类离子液体由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金属卤化物组成,其中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金属卤化物的摩尔比为1∶0.5~1∶3。
其中:R为C1~C6烷基,X为卤素(F、Cl、Br或I);所说金属卤化物选自:三氟化铝、三氟化铁、二氟化镍、二氟化铜、二氟化钴、二氟化锌、三氯化铝、三氯化铁、二氯化镍、二氯化铜、二氯化钴、二氯化锌、三溴化铁、二溴化镍、二溴化铜、二溴化钴、二溴化锌、三碘化铝、三碘化铁、二碘化镍、二碘化铜、二碘化钴或二碘化锌中一种,二种或二种以上混合物。更优选的金属卤化物为三氯化铝、三氯化铁、二氯化镍、二氯化铜、二氯化钴或/和二氯化锌。
在本发明另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说的三乙胺盐酸盐类离子液体由三乙胺盐酸盐和金属卤化物组成,其中三乙胺盐酸盐和金属卤化物的摩尔比为1∶1~1∶4,所说的金属卤化物选自:三氟化铝、三氟化铁、二氟化镍、二氟化铜、二氟化钴、二氟化锌、三氯化铝、三氯化铁、二氯化镍、二氯化铜、二氯化钴、二氯化锌、三溴化铁、二溴化镍、二溴化铜、二溴化钴、二溴化锌、三碘化铝、三碘化铁、二碘化镍、二碘化铜、二碘化钴或二碘化锌中一种,二种或二种以上混合物。更优选的金属卤化物为三氯化铝、三氯化铁、二氯化镍、二氯化铜、二氯化钴或/和二氯化锌。
本发明所用的离子液体,其合成可参见文献Goledzinowski,M.;Bires,V.I.J.Eng.Chem.1993,32,17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26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