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β-酮酸乙酯的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32562.9 | 申请日: | 2008-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5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 发明(设计)人: | 徐朝晖;蒋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C69/716 | 分类号: | C07C69/716;C07C67/313 |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费开逵 |
| 地址: | 2003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酮酸乙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β-酮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β-酮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或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如丙酰乙酸乙酯是制备依托度酸(Etodolac)的重要中间体,丁酰乙酸乙酯是制备丙基硫氧嘧啶的重要中间体,异丁酰乙酸乙酯可作为合成药物阿托伐他汀的中间体,其结构通式为:
现有技术中,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00;276-278报道了乙酰乙酸乙酯和酰氯生成α-酰基乙酰乙酸乙酯,再进一步脱羧而得到β-酮酸乙酯,收率为39.2%,该制备方法产率低,反应条件苛刻,后处理困难。
J.Org.Chem.1980,45,3545-3549的报道将丙二酸二乙酯的乙醇溶液滴入到绝对乙醇、金属镁和四氯化碳的溶液中回流,得到丙二酸二乙酯的乙醇镁的烯醇式结构中,然后滴入丙酰氯溶液,得到缩合产物丙酰基丙二酸二乙酯,用2-萘磺酸水解得到丙酰乙酸乙酯。目标产物的产率仅为13%,工业化前景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β-酮酸乙酯的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产率低,反应条件苛刻,后处理困难,工业化前景不理想的缺点。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是这样的:以丙二酸单乙酯钾为原料,在氯化镁和吡啶的作用下与酰氯缩合,盐酸化,即获得本发明的目标产物。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丙二酸单乙酯钾,乙酸乙酯反应溶剂、无水MgCl2和吡啶在室温下反应3-5小时,0~5℃滴加酰氯,5-20℃下反应8-12小时,加入8-15%盐酸溶液,5-20℃下反应1-3小时,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目标产物β-酮酸乙酯。
本发明的反应通式为:
其中R=CH3CH2目标产物为丙酰乙酸乙酯;
R=CH3CH2CH2目标产物为丁酰乙酸乙酯;
R=(CH3)2CH目标产物为异丁酰乙酸乙酯。
本发明反应物的配料比分别是:丙二酸单乙酯钾与乙酸乙酯反应溶剂的重量体积比为1∶8-10;丙二酸单乙酯钾∶MgCl2∶吡啶∶酰氯=1∶1.0-1.4∶2.0-3.0∶0.6-1.0,摩尔比;丙二酸单乙酯钾与盐酸溶液的重量体积比为1∶8-10。
本发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目标产物β-酮酸乙酯包括如下步骤:分出有机相,乙酸乙酯萃取水层,合并有机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减压蒸除乙酸乙酯,即为本发明的目标产物。所获得的β-酮酸乙酯,产品纯度达到99%以上,用核磁共振鉴定产品的结构。
用本发明制备方法获得的β-酮酸乙酯:丙酰乙酸乙酯,丁酰乙酸乙酯,异丁酰乙酸乙酯的纯度达到99%(GC)以上。
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丙二酸单乙酯钾可参照J.Org.Synthesis.1963;4;417-419报道的方法制备得到,本发明不再赘述。
用本发明的方法合成的β-酮酸乙酯与现有技术相比,反应过程条件温和,产品质量稳定,纯度好,收率高,操作安全简便,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在带有搅拌、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500ml三口烧瓶中,分别加入13.6g(0.08mol)丙二酸单乙酯钾,125ml乙酸乙酯,搅拌下缓慢加入9.5g(0.097mol)无水MgCl2和28ml(0.2mol)吡啶,室温反应5小时。冷却,控制温度0-5℃,0.5小时内滴加8ml(0.06mol)丙酰氯,于5-20℃下反应10小时。保持相同温度,加入118ml 10%HCl,继续反应2小时。分出有机相,水层用100ml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减压蒸除乙酸乙酯,收集48-50℃/670Pa的馏分,得到15.8克,产率66.8%,纯度99.2%(GC)。
实施例2:
0.06mol丁酰氯替代丙酰氯进行反应,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收集58-60℃/670Pa的馏分,得到丁酰乙酸乙酯26.6克,产率72.6%,纯度99.6%(GC)。
实施例3:
0.06mol异丁酰氯替代丙酰氯进行反应,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收集62-64℃/670Pa的馏分,得到异丁酰乙酸乙酯23.8克,产率78.2%,纯度99.5%(G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未经上海化学试剂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25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定血清中镁含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背投影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