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套管灌浆法及其灌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32166.6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85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邓文明;林修建;涂怀健;何培章;姜命强;何庚生;赵志红;任朗明;唐存军;贺毅;吴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5/04 | 分类号: | 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灌浆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套管灌浆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1)跟管钻孔及护壁套管的埋设:灌浆前先利用跟管钻进法进行钻孔至设计孔深,钻进时钻头带动钻杆及护壁套管进入孔内,终孔后取出钻头及钻杆,护壁套管留入孔内;所述护壁套管由多节子管通过螺纹连接而成;
(2)灌浆装置的组装:将孔口处的护壁套管沿出力方向套入一拔管器中,并在孔口护壁套管上方加接一连接套管,在连接套管管口安装带有压力表的密封盖头,密封盖头上开孔并与输浆管一端相连,输浆管另一端连接螺杆泵,灌浆装置组装完成;
(3)孔底段灌浆:先在护壁套管内注满已配制好的浆液,再将套管提出基岩,采用纯水泥浆进行基岩段灌浆至结束;
(4)第一次起拔护壁套管:孔底段灌浆结束后,在保持压力继续灌浆的同时利用拔管器拔动护壁套管,当拔管长度达到单节子管长度,或出现压力骤然下降或消失时,停止拔管,继续进行灌浆;
(5)覆盖层起始段的灌浆:在覆盖层起始段进行灌浆时,先采用纯水泥浆灌注,在灌注量达到300L以上,且压力和注入率均无明显变化时,改用不同浓度的水泥膏浆灌注;
(6)覆盖层连续段的灌浆:覆盖层连续段灌浆过程中,每一次起拔护壁套管、每一节段的灌浆即重复步骤(4)、步骤(5)的施工操作,重复的次数视钻孔长度及灌浆节段长度而定;
(7)孔口回填:当最后一节段的灌浆结束后,将剩余护壁套管的子管全部拔出,往孔内注入浓浆,直到浆液在孔内不再明显下沉为止,孔口用水泥砂浆抹平,灌浆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灌浆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壁套管的子管长度为1.0~1.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灌浆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伸出拔管器0.2m以上,且直径与护壁套管相同,与护壁套管通过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灌浆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孔底段灌浆时,灌浆结束标准与国家固结灌浆标准相同,孔底段灌浆压力为同孔覆盖层中灌浆压力的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灌浆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覆盖层灌浆时,每一节段灌浆结束的标准是指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当每一节段初始灌浆无压力时,灌浆压力达到0.2~0.5MPa,且浆液吸量率小于10L/min;
(2)当每一节段初始灌浆有压力时,灌浆压力差达到0.2~0.5MPa,且浆液吸量率小于10L/min;
(3)出现孔口返浆。
6.一种套管灌浆法中用到的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装置包括螺杆泵、输浆管、连接套管、护壁套管和拔管器,所述护壁套管于孔口处沿出力方向套入拔管器中,护壁套管顶部与连接套管一端相连,连接套管另一端安装有带压力表的密封盖头,密封盖头一侧有一突出管头,该突出管头与输浆管一端连接,输浆管另一端与螺杆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壁套管是由多节子管通过螺纹连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21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无缝频率间换手
- 下一篇:用于生产甲醇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