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试管苗全光喷雾炼苗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2079.0 | 申请日: | 2008-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6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小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700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管 苗全光 喷雾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苗木培育技术,尤其是试管苗全光喷雾炼苗技术,属于农业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未公开之前,还没有出现试管育苗全光喷雾炼苗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是当今农业和未来农业发展的一种高科技育苗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就是提取植物的根、茎、叶、芽等植物器管在无菌和适宜的人工培养基及光照、温度等条件下,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最后形成完整的小植株。它具有用材少、速度快、不受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植株可完全脱除病毒,节省大量人力和物力等优点。炼苗是植物组织培养中试管苗从室内的试管中移栽到室外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即试管苗炼苗是从无菌、温度、湿度、光照稳定的环境的试管中进入到自然环境中,从异养过渡到自养过程。过去炼苗的方法,首先打开试管瓶塞放置阳光充足处让其锻炼1~2天,然后取出幼苗用温水将培养基冲洗掉,移栽到泥炭、珍珠岩、蛭石、砻糠灰等组成的基质中,移栽后要遮荫,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较高空气湿度,勿使阳光直晒,7~15天要通风和补水,待20~45天新梢开始生长后,小苗可转入正常管理。这种炼苗的方法麻烦而用工多,稍有不慎就会大量死亡,即使管理得好成活率也比较低,只有35%左右。因此,提高试管苗炼苗成活率,攻克试管苗从室内移至室外育苗炼苗过程中大量死苗之难题,成为农业科技人员和当代农民的迫切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植物组织培养育苗中一种试管苗全光照喷雾炼苗技术,其降低炼苗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节省人力物力,适宜繁殖品种多,成活率高,炼苗成活率可由原来的30—40%提高到96%以上,成苗率可提高到98%。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试管苗全光照喷雾炼苗技术,系植物组织培养育苗中试管苗从室内移至室外培育的重要环节,其技术方法是:
(一)苗床准备 苗床选择通风透气光照条件好的平地,苗床设为圆形,直径10—14米;苗床内可分成1—1.5米宽的苗圃,苗圃相邻之间留有0.2—0.3米的空隙;苗圃底层为卵石,上铺一层30—40厘米的中砂或珍珠岩等作介质。
(二)喷雾安装 喷雾系统装置主要设备为喷雾水管、JH—3电脑控制仪、电磁阀等。在苗床中心安装喷雾旋转双臂和中心机械装置等,当JH—3电脑控制仪设定相应的数据后,它可视苗床的不同温度、湿度自动对试管小苗调节喷雾,通过喷雾来调节苗床的温度和湿度,使试管小苗在炼苗过程中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可确保小苗的炼苗安全和成功。
(三)移栽管理 移栽前要对苗床的基质进行一次疏松和常规消毒;试管苗移栽时要对其不同树种分别用1、2、5号生长液加IBA对试管苗基部进行处理。
(四)炼苗管理 试管苗移栽到苗床后实行全光照喷雾炼苗,用JH—3控制仪调节喷雾时间流量等,其最佳参数设置为:①小苗前8天,设置基本参数为50,喷水时间为70,蒸发系数为50—70,停水时间为10;②小苗8—20天,设置基本参数为60,喷水时间为45—55,蒸发系数为80—100,停水时间为20;③小苗20—35天,设置基本参数为70,喷水时间为45—55,蒸发系数为120—150,停水时间为45。此外,炼苗期间每隔7—10天喷一次0.5%生长液加IBA等;
(五)微喷期间的管理 试管苗经一个多月的炼苗后,小苗长势日趋旺盛,要移至微喷苗圃稀植育苗,苗床要求平整,土地肥沃,同样采用JH—3控制仪进行设置管理;控制仪的参数设置:①小苗前期,设置基本参数为120,喷水时间为100,蒸发系数为150—200,停水时间为60;②小苗后期,设置基本参数为140,喷水时间为60,蒸发系数为200,停水时间为120;这一期间,每隔10——15天喷一次0.6%生长液加0.4%磷酸二氢钾等;通常40天后小苗趋于强盛,可关闭电脑控制仪,从而去掉自动智能管理,育苗进入普通日常管理。在整个炼苗过程中,通常木本和草本及不同树种试管苗的参数设置有所区别,需相应微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小红,未经周小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20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有中生菌素与戊唑醇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电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