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拔式全光纤激光操作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31060.4 | 申请日: | 200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1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周朴;王小林;李霄;陈子伦;马阎星;马浩统;许晓军;刘泽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G09B23/22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冯青 |
地址: | 410073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拔式全 光纤 激光 操作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用于激光教学科研领域的全光纤激光操作平台,特别是一种插拔式光纤激光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在光学教学、科研等领域,需要在一个平台上完成光学系统的搭建、实验等操作步骤。特别是随着激光器的发明与广泛应用,激光操作平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催化剂,激光医疗、激光加工、激光检测、激光可控核聚变、激光表演等从激光操作平台上衍生并走向成熟的技术正在以空前的速度造福人类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传统的光学平台上光学系统的搭建与实验操作涉及到复杂的调腔、空间光对准等步骤。随着基于光学全反射原理的光纤这一创新概念的提出并被开发为实用产品,基于光纤的激光操作平台也随之应运而生。尽管光纤的使用使得操作平台免除了许多调腔、对准等步骤,但是光纤受到侧向应力时容易断裂,目前基于光纤的激光操作平台又涉及到了光纤切割、研磨、熔接等步骤,系统搭建过程较复杂,周期较长,给教学、科研实验带来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插拔式全光纤激光操作平台,便于激光教学、科研实验使用。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引入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整个操作平台采用全光纤结构,激光源的输出端、跳线的两端、无源器件的输入输出端以及监测仪器的输入端均由光纤连接器组成,形成标准接口,接口与接口之间由适配器完成对接。跳线和适配器起到了中转的作用,激光源、无源器件、探测器件之间通过跳线和适配器进行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插拔式全光纤激光操作平台,其特点是它由激光源、跳线、无源器件、适配器、监测仪器等组成。激光源的输出端、跳线的两端、无源器件的输入输出端以及监测仪器的输入端均由光纤连接器组成,形成标准接口,接口与接口之间由适配器完成对接,构成了插拔式的全光纤激光操作平台。对于教学、科研实验所需要的光学系统,只需要选择合适的激光源、无源器件和探测器件搭建初始光路,再用跳线和适配器进行连接,类似于现在电子技术的操作平台。整个平台引入了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操作人员只需将跳线插入初始光路,并利用适配器完成连接,即可完成整个光学系统的搭建并进行实验;实验完成后,拔出跳线和适配器即可。
所述的激光源可以是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固体激光器等任意类型的激光光源,激光经过光纤,通过输出端的光纤连接器构成的标准接口输出;
所述的跳线两端均为光纤连接器构成的标准接口,中间是光纤,光纤的种类不限,可以是无源光纤,也可以是有源光纤,可以是单模光纤,也可以是多模光纤,可以是单包层光纤,也可以是双包层光纤;
所述的标准接口可以是FC、ST、SC、LC、MTRJ、PC、APC、UPC等任意类型的标准结构;
所述的无源器件可以是光开关、耦合器、隔离器、起偏器、扰偏器、衰减器、延时器、调制器、分束器、合束器、波分复用器等任意类型的被动光纤光学器件,无源器件的输入输出端可以有任意多个标准接口;
所述的适配器可用以任意类型的两种标准接口之间的连接,保证光纤跳线之间的最高连接性能;
整个全光纤激光操作平台可以包括任意多个无源器件,激光源、无源器件、探测器件之间通过跳线和适配器进行串接或者并联;
监测仪器输入端为光纤连接器构成的标准接口,监测仪器可以是示波器、光谱仪、功率计、消光比测试仪等常见测量设备。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整个激光操作平台实现全光纤化,激光源、跳线、无源器件以及监测仪器全部留有标准接口,接口之间通过适配器进行连接。整个光学系统实现了插拔式搭建与恢复,即插即用,极大地方便了教学科研实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插拔式光纤激光操作平台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插拔式光纤激光操作平台激光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插拔式光纤激光操作平台适配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插拔式光纤激光操作平台跳线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插拔式光纤激光操作平台无源器件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插拔式光纤激光操作平台监测仪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10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