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脚踏驱动行走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30729.8 | 申请日: | 2008-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4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 发明(设计)人: | 侯又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侯又村 |
| 主分类号: | B62M1/18 | 分类号: | B62M1/18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雨湖区创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左祝安 |
| 地址: | 411207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脚踏 驱动 行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尤其涉及棘齿条与棘轮直接啮合进行往复运动的脚踏驱动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链条脚踏驱动行走装置,主要以中轴组件、后轴组件与链轮、链条、飞轮等组成传动链,这种传动方式的不足之处有:一、链条传动效率低,行走费力。二、链轮、链条、飞轮均处在非密封状态,链条、轮齿容易磨损。三、链条、飞轮、链轮清洗麻烦,链条磨损后链节与轮齿啮合发生变化,如不及时调节链条松紧,则容易与链壳、雨挡等护罩磨擦或碰撞或与链轮脱落或使链壳变形,从而影响传动,造成维护、保养和使用不便。四、链条、链轮传动联接,其轮距需要一定的长度空间,故结构较为松散、庞杂。
另外,现有无链条传动脚踏驱动行走装置,它们普遍采用伞齿轮、锥齿轮等螺旋付传动,该类结构的缺陷是:一、结构复杂,还需要配制减速箱等部件。二、零件笨重,体积庞散。三、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产品成本高。四、维护保养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踏驱动行走装置,它既结构简单、紧凑,重量轻,传动稳定、快速,又耐磨损,寿命长,成本低,而且组装容易,维护、保养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脚踏驱动行走装置,它包括支架,固联于支架后部基座下方的驱动轴,设置在驱动轴的棘轮,与棘轮啮合的棘齿条,棘齿条经螺栓套活动固定于驱动杆的下端部,驱动杆经导套活动固联于支架后部基座上,于导套外的驱动杆上端部设置弹簧和踏板。
为了实现结构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
棘齿条为偏心棘齿条。
导套内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配置一固定于驱动杆的定位销。
弹簧为锥形体。
踏板与驱动杆的连接处为球面连接。
驱动轴的中部设有制动盘,制动盘上设刹车片,刹车片经制动连杆、制动柄和拉簧固定于支架上。
本发明采用在驱动轴设置棘轮,在支架后部基座上设置导套,于导套外的驱动杆上端部设置弹簧和踏板,使导套内滑动的驱动杆及棘齿条与棘轮直接啮合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带动驱动轴作旋转运动,从而驱动行走轮行走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采用链条传动或采用伞齿轮、锥齿轮等螺旋付传动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庞散,效率低,行走费力,零件加工精度要求高,产品成本高,维护保养困难等缺陷。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
(I)采用棘齿条与棘爪啮合构成传动链的驱动结构,节约了成本,节约了空间。
(II)结构更加简单、紧凑,重量更轻,组装更容易,使用、维修更方便。
(III)传动稳定、快速、效率高,耐磨损,寿命长。
它适合作脚踏自行车、脚踏三轮车的脚踏驱动行走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脚踏驱动行走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支架,2、驱动轴,3、棘轮,4、棘齿条,5、螺栓套,6、驱动杆,7、导套,8、弹簧,9、踏板,10、制动盘,11、制动连杆,12、制动柄,13、定位槽,14、定位销,15、拉簧,16、行走轮,17、轴承,18、刹车片,19、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附图,一种脚踏驱动行走装置,它包括支架1,固联于支架1后部基座19下方的驱动轴2,驱动轴2上安装单只行走轮16或者安装数只行走轮16,本实施方式安装两只行走轮16,并在两只行走轮16的内侧设置轴承17;设置在驱动轴2的棘轮3,与棘轮3啮合的棘齿条4;为了使棘齿条4与棘轮3的啮合可靠和方便复位,棘齿条4的形状为上部设有限位块,下部设有偏心摆锤的偏心棘齿条,棘齿条4经螺栓套5活动固定于驱动杆6的下端部,驱动杆6经导套7活动固联于支架1后部基座19上,导套7经焊接固定在支架1上,为了使棘齿条4与棘轮3的啮合可靠和实现传动稳定、快速、传动效率高的目的,导套7内开有定位槽13,定位槽13内配置一固定于驱动杆6的定位销14,于导套7外的驱动杆6上端部设复位弹簧8和踏板9;为了使弹簧8压缩行程增大和可靠的复位,弹簧8设为锥形体,其上下簧圈可重叠;为了脚踏时方便使力和符合人机生理原理,踏板9与驱动杆6的连接处为方便转动的球面连接。
结合附图,在驱动轴2的中部设有制动盘10,制动盘10上的刹车片18经制动连杆11、制动柄12和拉簧15固定于支架1的中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侯又村,未经侯又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30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污水船舱底水的真空接收装置
- 下一篇:薯类挖掘收获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