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低压阳极铝箔腐蚀的烘箱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9803.4 | 申请日: | 2008-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25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东阳光电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4 | 分类号: | H01G13/04;H01G9/045;H01G9/055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玉平 |
地址: | 523853广东省东莞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低压 阳极 铝箔 腐蚀 烘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烘烤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腐蚀完后的低压阳极铝箔进行高温烘片处理的烘箱。
背景技术:
低压阳极铝箔的生产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工序:前处理,一级腐蚀扩孔,中间处理,二三级腐蚀,后处理清洗,高温烘片处理。经后处理清洗后的低压阳极铝箔,其表面的氧化膜由于是在室温下形成,为无定形膜,其结构以无定形的AL2O3为主并含有少量的γ-AL2O3微晶及AL(OH)3,这种氧化膜的介电常数较低,容量稳定性差,因此必须再经过高温烘片处理,高温烘片温度一般为300℃到500℃,经过高温短时间处理后,使无定形的AL2O3转变成为以γ-AL2O3结晶型为主的结构,这是一种致密的氧化膜,其介电常数较高,相应地,以这种氧化膜为主的阳极箔的比容就较高,且容量稳定性好。
现在一般的高温烘片所用的烘箱都是采用单排炉丝加热进行热处理,且大多数为立式,由于采用炉丝加热,且只有一面受热,因此阳极箔在烘箱中进行高温烘片处理时会受热不均匀,从而导致阳极箔比容偏差较大,另外立式烘箱由于空气上下对流厉害,箱体内炉温不均匀,且温度很难高于500℃,这也会导致阳极箔在烘箱内受热不均匀,且热量损失较大,耗电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使阳极箔在高温烘片时受热分布更加均匀,温度更高的烘箱。
可以实现上述目的用于低压阳极铝箔腐蚀的烘箱,由刮水器,加热管以及烘箱箱体构成,刮水器固定在箱体外的前端,加热管固定在箱体内,各加热管的各个灯管之间均匀排列,共有上下两排,两排加热管的灯管交错排列,低压阳极铝箔置于两排红外线加热管之间。刮水器的目的是刮干箔片上残留的水滴,以免使大量水份进入箱体内降低炉内温度,同时残留的水份也会使阳极箔的氧化膜增厚而降低比容;红外线加热具有热辐射稳定,辐射比较均匀等特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两排红外线加热管交错排列,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热辐射的均匀,从而使阳极铝箔能更加均匀地受热,达到降低阳极箔比容偏差和提高阳极箔比容的目的;箱体采取卧式放置,相对立式炉箱来说,能大大降低空气对流,提高炉温和热效率,节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烘箱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烘箱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描述。
见图1-2,用于低压阳极铝箔腐蚀的烘箱,由刮水器1,加热管2以及烘箱箱体3构成,刮水器1固定在箱体3外的前端,用以刮干箔片上残留的水滴,使箔片送入烘箱时为干燥片,加热管2固定在箱体3内,加热管2的各个灯管之间均匀排列,加热管2共有两排,两排加热管2的灯管交错排列,低压阳极铝箔4置于两排灯管之间,使箔片受热更均匀、更稳定。
采用原有技术的烘箱(立式烘箱,采用单排炉丝加热),对经过后处理清洗后的低压阳极箔进行高温烘片,光箔厚度为95微米,烘箱温度400℃,处理时间1分钟,热处理后的低压阳极箔取左中右三点于21TV下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左:比容为63微法/平方厘米,测试样余重为0.1200(7平方厘米),拉力18.2牛顿/厘米;中:比容为69微法/平方厘米,测试样余重为0.1193(7平方厘米),拉力17.9牛顿/厘米;右:比容为64微法/平方厘米,测试样余重为0.1209(7平方厘米),拉力18.4牛顿/厘米。
采用本发明的烘箱,对经过后处理清洗后的低压阳极箔4进行高温烘片,光箔厚度为95微米,烘箱温度400℃,处理时间1分钟,热处理后的低压阳极箔取左中右三点于21TV下进行测试,结果如下:左:比容为69微法/平方厘米,测试样余重为0.1187(7平方厘米),拉力17.7牛顿/厘米;中:比容为70微法/平方厘米,测试样余重为0.1173(7平方厘米),拉力17.8牛顿/厘米;右:比容为70微法/平方厘米,测试样余重为0.1190(7平方厘米),拉力18.0牛顿/厘米。
通过以上实施例和比较例的对比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烘箱进行高温热处理与原有技术的烘箱相比,所得低压阳极铝箔产品的比容更高,偏差更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东阳光电容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东阳光电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98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超薄型电磁继电器
- 下一篇:适于喷水织机织造的高仿真面料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