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氟塑料为载体制作吸附剂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29343.5 | 申请日: | 2008-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2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 发明(设计)人: | 林养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养高 | 
| 主分类号: | B01J20/30 | 分类号: | B01J20/3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贤义 | 
| 地址: | 519000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氟塑料 载体 制作 吸附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氟塑料为载体制作吸附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静电吸附剂是利用某材料(如氟塑料)的微粒作为载体,通过驻极技术处理后成为在无电源情况下带永性的空间电荷和表面电荷,由此产生的静电力,对其它物质有吸附作用。目前制作静电吸附剂的技术有两种:一是应用爱德华力理论,增加载体的比表面积相应增加其表面的电荷,达到加大吸附作用的目的,其代表吸附剂就是活性炭;二是应用驻极技术,将某些驻极体材料(如氟塑料)制作形成驻极体,使其内部带有永久性的空间电荷,这种电荷产生的静电力有吸附其他物质的作用,目前应用较少,在专利号为ZL200510035179.5的管道式除油机中应用驻极技术除去油烟中的油分子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上述所说的两种吸附剂在某种特定的需要提供高吸附能力的场合下吸附能力达不到要求,吸附效率并不高。
假设若能把爱德华力和驻极技术应用在同一载体上,也就是说在同一载体上同时能获得大量的表面电荷和空间电荷,其吸附能力就大大增加,吸附效率提高,这便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率吸附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氟塑料为载体制作的高效率,高吸附能力的吸附剂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为一种用氟塑料为载体制造吸附剂的方法,步骤包括:
a、取氟塑料经加工细化制成吸附剂载体,所述吸附剂载体为微粉,微粉粒径在微米与纳米数量级之间且所述微粉最小粒径不小于10纳米;
或者,所述吸附剂载体为微孔空心球(微孔细珠)、泡沫、海绵多孔材料,所述多孔材料的孔径小于等于2纳米;
或者,所述吸附剂载体为绒毛、绒线膨体材料;
或者,所述吸附剂载体为用上述氟塑料制成的薄膜;
或者,所述吸附剂载体为用分散液喷涂在其他物体上形成的覆盖膜或者抽成细纱;
b、将所述吸附剂载体进行驻极技术处理,使其成为驻极体。
所述氟塑料为聚四氟乙烯(PTFE)或全氟代乙丙烯(FEP)或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等十多种氟塑料。
所述氟塑料也可为聚四氟乙烯(PTFE)和全氟代乙丙烯(FEP)的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吸附剂载体为微粉、多孔材料、膨体材料、薄膜等不同几何形状,最大限度的增大了所述吸附剂载体的比表面积,增加了表面电荷量及其产生的吸附力;所述氟塑料为聚四氟乙烯(PTFE)或全氟代乙丙烯(FEP)或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等氟塑料,上述材料优点为耐酸耐碱耐高温,不受腐蚀,不溶于水和酒精等溶剂,性能稳定,无毒无害安全可靠,应用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氟塑料为载体制作吸附剂的方法,即将氟塑料加工细化制成各种不同几何形状的吸附剂载体,再经过驻极体电晕法或击穿法等驻极技术处理,使其成为驻极体,所得的产品就是本发明中所指的吸附剂。所述吸附剂载体有以下几种形状:
(1)制成微粉,其粒径在微米至纳米数量级之间且所述微粉最小粒径不小于10纳米;
(2)制成微孔空心球(微孔细珠)、泡沫、海绵等多孔材料,孔径小于等于2纳米;
(3)制成膨体材料,如绒毛、绒线等;
(4)制成各种薄膜,例如聚四氟乙烯树脂薄膜等;
(5)用分散液喷涂在其他物体上形成的覆盖膜或者抽成细纱。所述氟塑料为聚四氟乙烯(PTFE)或全氟代乙丙烯(FEP)或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或者聚四氟乙烯(PTFE)和全氟代乙丙烯(FEP)的复合材料等氟塑料,所述氟塑料能耐热耐高温,尤其是聚四氟乙烯(PTFE)和全氟代乙丙烯(FEP)的复合薄膜类材料的电荷储存能力好,电荷稳定性高。
该发明中所述的吸附剂其作用为净化气体、液体、固体表面,在气体中吸附尘埃,在油烟中除油,在烟气中除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在液体中除去各种混浊杂质、矿物质、有害气体等,还可除去固体表面污垢,使其洁净;另所述吸附剂也是美容佳品。
综上所述该吸附剂在工业、医药、食品、环保等方面也有一定用途,研制该产品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养高,未经林养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93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异型坯连铸机中间包的导流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体式冲洗吸引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