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甲醇合成柴油的配制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810029257.4 | 申请日: | 2008-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8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飞 |
| 主分类号: | C10L1/04 | 分类号: | C10L1/04;C10L1/30;C10L1/02;C10L1/188;C10L1/236;C10L1/16;C10L1/19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8000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甲醇 合成 柴油 配制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甲醇合成柴油的配制工 艺。
技术背景
发展作为替代燃料的环保新能源,是国家能源战略和环境战略的 需要,也是我国工业乃至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甲醇柴油就是 这样一种新能源,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应用,但现有的甲醇柴油, 只是在柴油中简单掺入一定比例的甲醇混合而成,这在3-5%的低比例 情况下是没多大问题,而随着甲醇比例的增加,甲醇热值低、动力不 足、高耗油、冷起动难、高温气阻、稳定性差、腐蚀溶胀、与柴油的 互溶等许多问题,就会一一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甲醇合成 柴油的配制工艺,能实现以甲醇大比例替代柴油,节能环保,使用效果 良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甲醇合成柴 油的配制工艺,其特征在于:这种工艺的主要步骤如下:
(1)A混合剂的配制:在环烷酸中加入甲醇及胺水后,进行搅拌 反应10-20分钟,并经高速剪油机剪油10分钟后,即得到棕红色透明 液态的A混合剂;
(2)B混合剂的配制:将丙酮、8-羟基喹啉、正乙烷、聚乙烯吡 咯烷酮、硝酸异辛酯和乙醇胺直接相互混合,也可以添加适量柴油或煤 油为助剂,均匀搅拌后即得到B混合剂;
(3)C混合剂的配制:将二茂铁、聚异丁烯和聚乙烯-醋酸乙烯酯 直接相互混合,也可以添加适量柴油或煤油为助剂,均匀搅拌后即得到 C混合剂;
(4)在A混合剂中加入水后进行充分搅拌,并进行超声粉碎及高 速剪油机剪油十分钟以上后加入B混合剂、柴油及C混合剂进行充分 搅拌,并经高速剪油机剪油数分钟后,即完成配制。
如上所述的甲醇合成柴油的配制工艺,A混合剂的各组成成份的组 成百分比为:
环烷酸 60-80%
胺水 10-20%
甲醇 10-20%。
如上所述的甲醇合成柴油的配制工艺,B混合剂的各组成成份的组 成百分比为:
如上所述的甲醇合成柴油的配制工艺,C混合剂的各组成成份的组 成百分比为:
二茂铁 24%
聚异丁烯 38%
聚乙烯-醋酸乙烯酯 38%。
如上所述的甲醇合成柴油的配制工艺,环烷酸为酸值大于110的粗 制酸。
如上所述的甲醇合成柴油的配制工艺,A混合剂、B混合剂、C混 合剂、柴油和水的组成百分比为:
本发明所获得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石油成分替代率极高,可节约能 源,减少国家石油进口压力,节约大量外汇支出;甲醇属含氧燃料,通 过替代使产品中烯烃、芳烃、胶质的比例减少,可实现彻底燃烧,污染 物排放大幅度下降,环保性能优良;能自动清除积炭、油垢,实现机内 净化,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动力性能优良,实现与全柴油同样的效果; 对发动机系统无腐蚀,不用担心损伤零部件、管路等;具有独特的机内 高温润滑作用,克服了甲醇渗透力强破坏油膜润滑的副作用;对柴油车 实现了全覆盖,真正实现了无忧使用,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市售任何 牌号柴油以任意比例掺混、互溶使用,使用范围广泛;产品质量稳定, 对水分敏感度较低,储运周期长;生产设备简单,原料易购,投资少, 无三废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提供一种甲醇合成柴油的配制工艺,这种工艺的主要步 骤如下:
(1)A混合剂的配制:在环烷酸中加入甲醇及胺水后,进行搅拌 反应20分钟,并经高速剪油机剪油10分钟后,即得到棕红色透明液态 的A混合剂。其各组成成份的组成百分比为:
环烷酸 60%
胺水 20%
甲醇 20%。
上述环烷酸为酸值115的粗制酸。环烷酸的酸值及色度,将影响环 烷酸的用量及甲醇合成柴油的色度和粘度,在制作时根据成本和用途可 进行调整。
(2)B混合剂的配制:将丙酮、8-羟基喹啉、正乙烷、聚乙烯吡 咯烷酮、硝酸异辛酯和乙醇胺直接相互混合,均匀搅拌后即得到B混 合剂。其各组成份的组成百分比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飞,未经王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9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用具中金属部件的永久性机械连接
- 下一篇:可自动移动的地面集尘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