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菠萝皮发酵生产饲料蛋白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8700.6 | 申请日: | 200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5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和;秦小明;钟灿桦;李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1/00 | 分类号: | A23K1/00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庞爱英 |
地址: | 524025广东省湛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菠萝 发酵 生产 饲料 蛋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菠萝皮发酵生产饲料蛋白方法。
背景技术:
菠萝是我国华南地区栽培的主要热带作物,年产量达200多万吨。菠萝除了少部分鲜食外,大部分菠萝用于生产菠萝罐头。菠萝皮是菠萝罐头加工产生的副产物,占全果重量的50%~60%。菠萝皮中的水分、柠檬酸和总糖等成分比例与果肉相差无几,同时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是碳源的良好来源,可以为微生物发酵利用。目前对菠萝皮的综合利用不多,大多数的菠萝加工厂只将菠萝肉做成罐头或干果,菠萝皮则直接丢弃,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随着近年菠萝罐头加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的菠萝皮大量堆积腐烂,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对菠萝加工废弃物进行处理的问题显得极为突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菠萝皮发酵生产饲料蛋白方法,通过以菠萝罐头加工产生的菠萝皮为主要原料,利用霉菌和酵母菌,采用固态发酵技术生产出饲料蛋白产品,提高菠萝皮蛋白质含量,使菠萝皮发酵后可作为动物养殖的饲料,并解决菠萝罐头加工产生的菠萝皮污染环境问题。
本发明包括筛选出适合菠萝皮固态发酵的微生物菌种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采用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按2∶3比例组合,接种量5%~7%,在发酵时间5d~6d,发酵温度28℃~32℃,料水比1∶1,料层厚度5.5cm~6.0cm进行固态发酵。
本发明使发酵后的菠萝皮粗蛋白含量从4.075%提高到了25.82%,真实蛋白质含量从3.540%提高到了17.03%,其卫生指标达到了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氨基酸组成较为全面,可作为动物养殖的饲料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利用菠萝罐头加工产生的菠萝皮采用固态发酵技术生产出饲料蛋白产品,使发酵后的菠萝皮粗蛋白含量从4.075%提高到了25.82%,真实蛋白质含量从3.540%提高到了17.03%,其卫生指标达到了国家饲料卫生标准的要求,氨基酸组成较为全面,可作为动物养殖的饲料使用。
实施例1
250公斤鲜菠萝皮,采用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按2∶3比例组合,接种量5%。在发酵时间5d,发酵温度30℃,料水比1∶1,料层厚度5.5cm等工艺条件下进行固态发酵,获得约50公斤粗蛋白含量为25.38%的饲料蛋白。
实施例2
250公斤鲜菠萝皮,采用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按2∶3比例组合,接种量6%。在发酵时间6d,发酵温度28℃,料水比1∶1,料层厚度5.8cm等工艺条件下进行固态发酵,获得约50公斤粗蛋白含量为25.62%的饲料蛋白。
实施例3
250公斤鲜菠萝皮,采用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按2∶3比例组合,接种量7%。在发酵时间5d,发酵温度32℃,料水比1∶1,料层厚度6.0cm等工艺条件下进行固态发酵,获得约50公斤粗蛋白含量为25.82%的饲料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287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蟹精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对图像进行编码的方法及实现所述方法的装置